习主席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解读(4)

习主席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解读(4)

16. 对党绝对忠诚要害在“绝对”两个字。习主席指出,绝对忠诚就是唯一的、彻底的、无条件的、不掺任何杂质的、没有任何水分的忠诚。这进一步明确了对党忠诚的纯度和程度,是甄别“亚忠诚”“伪忠诚”的试金石,规定了革命军人忠诚的最高境界,是军队铸魂育人工作的最高标准。绝对忠诚,是全心全意的忠诚,三心二意不是忠诚;是言行一致的忠诚,说一套做一套不是忠诚;是始终如一的忠诚,顺境时忠诚、逆境时不忠诚也不是真正的忠诚;是无怨无悔的忠诚,泰山压顶不弯腰,虽九死而不悔。对党绝对忠诚,必须做到平时听招呼、战时听指挥、关键时候不含糊,任何时候都对党忠诚老实,党叫干什么就坚决干,党不允许干什么就坚决不干。

17.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一整套制度,起定海神针作用的是党委统一的集体领导下的首长分工负责制。这个制度的表述是经毛泽东同志亲自批准,在1953年全国军事系统党的高级干部会议上定下来的,后来写进了1954年政治工作条例,并坚持和沿用至今。正是靠了这一条,我军才没有被外部的敌人所撼动,没有被内部的野心家所分裂,没有在政治风浪中迷失方向,始终在党的旗帜下无坚不摧、无往不胜。现在,对这个好制度不真懂不会用的问题比较突出。这些问题都不是小事,会直接影响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制度的落实。党委统一的集体领导下的首长分工负责制,是民主集中制在军队领导制度上的具体运用,是确保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制度。提高各级党组织运用制度开展工作的能力,正确把握党委集体领导和首长分工负责、常委会和首长办公会、党委会和作战会、集体决定和首长临机处置等关系,依靠制度作决策、抓落实。

18. 党委制、双首长制、政治委员制是一种制度安排,更是一种政治设计。政治制度决定军事制度,军事制度反映政治制度。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我们党在军队中建立起政治工作组织体系,作出一系列制度安排,形成确立了党委制、双首长制、政治委员制和政治机关制。这是军队政治工作的根本组织制度,构成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制度架构体系的“四梁八柱”,是我军的鲜明特色和根本优势所在,也是中国特色基本军事制度与西方军事制度的根本区别所在。正是坚持了这一制度安排,我军始终置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保持强大的战斗力。敌对势力也正是清楚这一点、畏惧这一点,千方百计、别有用心制造种种错误舆论,目的就是搞乱我们的思想、搞垮我们的制度,动摇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基。对这个问题不理解或理解不正确,反映出对我们党作出这一制度安排的深远政治考量认识不够,说明政治上还没有完全合格、完全够格。必须把落实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制度作为第一位责任,坚定维护这套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把党领导军队一系列制度贯彻到部队建设各领域和完成任务全过程,确保党指挥枪的原则落地生根。

19. 军队要像军队的样子,很重要的就要体现在高中级干部身上。“欲治兵者,必先选将。”军队的样子,是由千千万万个军人的作风形象立起来的,是由一系列军事行动中官兵的风采铸就的,但更重要的是体现在高中级干部身上,体现在他们的信仰信念、能力素养和作风形象上。应当看到,徐才厚、谷俊山等高级领导干部严重违纪违法案件,严重损害了高级干部的形象,给人民军队抹了黑。树好军队形象,必须从高中级干部改起。要自觉践行“三严三实”要求,切实解决好理想信念、党性原则、革命精神、组织纪律、思想作风等方面存在突出问题,树立正确的是非观、义利观、权力观、事业观,以新的精神风貌站排头、当标兵,重建领导干部的公信力,为部队做出好样子。推进强军实践,必须从高中级干部做起。要把带领部队实现强军目标作为重大政治责任,一心一意想强军、谋强军,坚持原则不退缩,敢作敢为不推诿,尽心竭力不懈怠,当好强军征程上的“领跑者”,成为强军兴军的骨干脊梁,不负党中央、习主席的重托和期望。

20. 军队好干部的标准。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选好干部、用好干部,首先要明确标准。习主席强调指出,军队好干部的标准,就是对党忠诚、善谋打仗、敢于担当、实绩突出、清正廉洁。这一标准,着眼军队建设发展实践,从德、能、勤、绩、廉五个维度构建,体现了党的好干部共性标准与军队特殊要求的高度统一,明确了担当强军重任高素质干部的原则性要求,提供了选贤任能的铁尺子,立起了干事创业的风向标。要根据这一标准,结合不同类型、不同岗位、不同职级干部情况进一步细化,转化为干部工作的制度安排,内化为各级干部的行为标尺,从而为实现强军目标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