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职业农民”值得期待

重庆:“职业农民”值得期待

摘要:只有让农业真正成为有发展前景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一份体面的职业,农村自然不愁没人种地。也只有拥有了职业尊严,才会成就职业农民。

近年,“谁来种地”“如何种地”日益受到关注。日前,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提出“开展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陕西省则在近日认定了84名首批高级职业农民。(据《人民日报》)

种地、种粮,需要农民;发展现代农业,需要现代职业农民。不过,随着城镇化推进,“农民荒”却成为不少地方不得不面对的现实。由于种田收益率低、农业生产条件相对较差、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滞后等原因,许多农村青壮年纷纷选择进城务工。留在农村种地的,则多是人们口中戏言的“386199”部队——“38”代指妇女,“61”代指儿童,“99代指老人。很显然,要解决“谁来种地”“如何种地”的问题,就必须抓住“三农”问题的“牛鼻子”,即通过抓住“人”本身,来充分释放农业生产力。

现在,中央提出“职业农民”这一概念,就是希望通过职业培训等多种方式,来提升农民的职业化水平。通过打造一批有文化、有技能、懂经营、会管理的现代新型职业农民,找到农业生产的转型之道,为解决“谁来种地”“如何种地”问题找出路。

农业问题,说到底,也是市场问题。正如美国人类学家沃尔夫所说的那样,传统农民主要追求维持生计,职业农民则充分进入市场,将农业作为产业,并利用一切可能的选择使报酬极大化。因此,培育职业农民,就必须通过市场手段,大幅提高农民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提升农民这一职业的含金量,固化农民对职业的认同感。

要做到这一点,需要的就不仅是单纯的技能培训,还更需要从制度设计层面,提升农业规模化、科技化和现代化水平,并从资金层面对农业发展托底。只有让农业真正成为有发展前景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一份体面的职业,农村自然不愁没人种地。也只有拥有了职业尊严,才会成就职业农民。

(作者系本报评论员)

责任编辑:赵婧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