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三大反腐“死角”藏污纳垢(2)

警惕三大反腐“死角”藏污纳垢(2)

其三,反腐“并发症”亟待治理。多位基层干部表示,高压反腐重塑了官场风气,但也带来了一些干部“为官不为”的思想,这种不为有一部分是自身有问题或者怕担责任的懒政惰政,而大部分是“不知道该怎么为”。

湖南大学廉政研究中心执行副主任袁柏顺说,廉政是国家治理的基本价值,反腐败是国家治理的基本职能。高压反腐破除了过去官场的旧潜规则和行为方式,使国家朝着治理现代化逐步迈进。但对于大多数基层干部来说,朝着这种治理理念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转变还有个过程,这中间的转型“换挡”如果没有相应的措施跟上,破立不结合,那么可能会造成“为官不为”等反腐“并发症”愈演愈烈,抵消反腐成果。

湖南省委党校党建研究部主任龚永爱说,一个时期以来在我国一些地方和领域不受约束的权力被滥用、“中国特色”被“泛化”,加上对腐败问题失之于空抓、虚抓,留下来的欠账很多,未来面临的任务还很艰巨。

基层干部群众和专家普遍认为,只有保持当前反腐的基本态势和战略定力,才能真正让腐败行为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无处遁形。要做到这一点,建议从如下几方面着力:

一是反腐“抓大也不放小”,加强危害群众切身利益的“微腐败”治理。多位受访基层纪委书记谈到,当前县以下的基层腐败问题严重,“小官大贪”现象频出。如有的村委会干部私分掉上千万元征地补偿款,造假骗取几十套安置房。这些与群众近在咫尺的腐败行为严重影响群众利益和腐败“观感”,急需将其作为下步反腐的重点。

湖南省纪委党风廉政室副主任袁美南说,反腐应上无禁区、下无死角,“蚊蝇之腐”虽然不起眼,但往往直接啃噬群众利益。因此下一步反腐应“抓大不放小”,通过强化乡镇纪检监察力量,创新“制度化平台”,探索治理群众身边腐败的新举措。

二是坚持改进作风。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中心研究员杨禹表示,反腐败没有止境,贵在坚持不懈,拱卒也能“将军”。禁止公款购买月饼、贺卡就像中国象棋中的拱卒,在整个棋局当中不算什么大动作,但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往前拱,过了河绝不后退,拱到最后也能“将军”。转作风,做一个月跟做一年不一样,做一年跟做十年不一样。而一旦做到十年,就不仅是要求,不仅是制度,也会变成生活习惯,变成社会风气,变成处世方式。

三是坚持强化执行力与完善制度并举。多位普通党员群众接受《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采访时认为,全社会都看到了推进反腐败中央有决心,但再好的制度如果没有权威的力行和制度的保障也容易变形走样。为此,各界普遍期待中央狠抓各地、各部门反腐倡廉落实、实施与执行。

同时,基层干部群众也期待,进一步推进法治反腐、阳光反腐。加强反腐败国家立法,加强反腐倡廉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着力实现纪律与法律、惩治与法治的“无缝对接”。政府以老百姓看得懂的形式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让贪腐失去了生存的条件和土壤。

此外,还应尽快完善配套政策,出台科学的公务人员激励政策,推动基层干部治理理念和能力的现代化。

(记者杨玉华凌军辉傅勇涛胡锦武苏晓洲杨守勇李鹏翔叶前邹俭朴)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