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被称为“史上最长的火车票预售期”消息传出之后,不少网友在各类社交网站支招,推出“购票攻略”。其中第一条就是多“占票”,不确定行程的,买下相近几天的车票,待确定日期之后,再退掉多余车票。为了规避较高的退票费,一些人还想出“先改签再退票”的办法,可以将退票费从20%降至5%,以减少损失。“延长预售期”、“提前15天退票免费”、“先改签再退票”,有进一步加剧“占票”行为的风险——只要将多订的票改签至15天之后再退,就可以全额退票。对此,是否需要预设办法进行“接招”?
“占票”行为也是“一票难求”闹的,且在游戏规则之下,似乎无可厚非,但却是麻烦的制造者,因为你的“高招”,很可能就是别人的“损招”。就铁路运输部门,大量的“占票”、“退票”行为——2013年春运第2天,广州南站的退票排队竟然比买票的还长,无端加大企业成本,甚至造成运力浪费。与此同时,“占票”行为导致信息失真,影响运力安排。对其他没日没夜守在电脑前不停刷屏抢票的旅客来说,因为你并非实际需要的“占票”行为,制造了市场混乱,导致抢购焦虑、成本增加、利益受损,则属不厚道,缺乏公德心。在你不停地玩“占票”、“改签”、“退票”游戏之时,有没想过那些在售票大厅漏夜排队等待一张退票的进城务工人员?
破解铁路客运“一票难求”,需要多方合力。实现城乡、东西部经济均衡发展;破除户籍壁垒,让流动人口“留得住”;完善铁路网络建设,提高运输能力;铁路部门内部挖潜,从机制中要效率等等都是题中应有之义,作为旅客,是否也有一份责任呢?至少可以做到多支持,少“添乱”。
退改签新规提升车票资源利用率
可以预料,在实行退改签新规后,票源流动速度会加快,这将有利于让一些手里有余票的人尽快释放车票。如果你曾有在开车前两天“捡漏”别人退票的经历,便不难理解这项新规的好处——它实质上提升了大家买到心仪的车票的概率。尤其在春运期间,购票者将比往年更有可能“捡漏”或临时更换更好的车票。
与此同时,退改签新规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票贩子囤票的压力。通常而言,普通乘客很少在开车前48小时突然变更出行计划,但一些“黄牛党”为了利益可能会“捂票”,或者直至开车前几个小时还在寻找“买家”。按照新的退改签规定,开车前48小时内“不办理票面日期次日及以后的改签”,这将迫使那些囤票者为减少损失而尽快释放票源——对普通购票者来说,这就意味着“捡漏”机会。
此外,“开车之后,仍可改签当日其他车次”,对一些因故未能及时赶上火车的乘客,也是一个利好消息。尽管这一规定在春运等高峰期可能效果不明显,但平日将不会再出现“赶到车站车已开走,其他车次有空位我却不能改签”的情况。
当然,任何规则都难以做到尽善尽美,但铁路部门与时俱进对购票、退票、改签等制度进行调整,提升车票资源利用率的努力值得点赞。至于退改签新规是否会让票贩子找到新的倒票方式、是否会导致新问题,都有待时间检验。这就要求铁路部门在运行新规则时注意收集情况,一旦发现问题,及时打好制度“补丁”。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