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一南:古田会议精神是从哪里来的

金一南:古田会议精神是从哪里来的

古田会议的成果之一:领袖集团的成熟

共产党的核心力量是斗争的力量,通过斗争发现正确的道路、正确的方法、正确的策略,而不是调和、妥协。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朱、毛之间的争论,没有前委、军委之争,就没有后来的古田会议。他们为什么争?不是个人权力之争,而是要争出一条正确的路线、正确的革命途径来。

1958年,毛泽东在杭州汪庄对时任浙江省委书记江华谈起过这段历史,比较公道地评价了当时的陈毅。他说:“七大不怪陈毅,那时候就那个气氛,因为已经造成了那种形势,他只能这样。”当时,中央“九月来信”精神传达后,毛泽东回到红四军中给中共中央写信:“中央,我病已好。10月26日,偕福建省委巡视员谢同志从蛟洋到达长汀,与四军会合,遵照中央指示,在前委工作。四军党内的团结在中央正确指导之下完全不成问题,陈毅同志一到,中央的意思已完全达到。”可见,对周恩来的处置决策,毛泽东是心悦诚服的。

当然,毛泽东作为领袖,他有一个成熟的过程。因为在红四军七大以前,包括在罗福嶂会议、白砂会议中,毛泽东也有感情用事的一面,也有作为政治家不够成熟的地方。比如说七大后,毛泽东辞职不干了,但自此以后的毛泽东,就再也没有主动辞职过。1932年,在宁都会议上被撤销了职务的毛泽东要到后方去,周恩来当时取代毛泽东出任红军总政委。周恩来讲有问题还要找你,毛泽东当时讲“随叫随到,我到后方休息,有什么问题找我”。可以说,在七大、罗福嶂会议、湖雷会议、白砂会议的斗争中,毛泽东逐渐成为一个成熟的政治家、领袖。

1929年12月28日,红四军九大在福建古田召开,即古田会议。会上,陈毅传达了中央“九月来信”的精神,随后,毛泽东、朱德分别做了政治报告和军事报告,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毛泽东再度当选前委书记。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历时两天的古田会议。

朱德与毛泽东从井冈山会师到古田会议,两人刚刚相处了一年半时间。通过争论,朱德进一步认识到毛泽东的才干,最后心悦诚服。朱德后来说:“我一生中有两位老师,一位是护国军第一军司令蔡锷,另一位是毛泽东。”

古田会议的成果绝不只是通过了一个《古田会议决议》,找到了一条正确的路线,提出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等口号,更关键的是,它见证了我党领导人的成熟,这是古田会议很大的一个成果。我们知道,毛泽东提出的《关于纠正党内错误思想的决议》是《古田会议决议》的核心部分,深刻地批判了红四军党内存在的单纯军事观点、极端民主化、非组织观点、绝对平均主义、主观主义、个人主义、流寇思想、盲动主义残余等错误倾向,列举了各种错误倾向的根源和具体表现,提出了纠正办法。《决议》中心内容是强调加强党和军队建设,加强马克思列宁主义和党的正确路线教育,纠正党内的非无产阶级思想,把党建成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把军队建设成为接受党的绝对领导的人民军队。这是在斗争中、在失败的教训中和胜利的经验中总结出来的真理。

可以说,没有朱、毛之争,就不会有古田会议。没有古田会议,我们“思想建党、政治建军”这样一个基础理论就难以得出。这是古田会议的最大成果。而在其中,作为争论的一方,朱德同志也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责任编辑:佘小莉校对:郭浩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