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一南:古田会议精神是从哪里来的(4)

金一南:古田会议精神是从哪里来的(4)

古田会议认为,红四军党内种种不正确思想的来源,自然是由于党的组织基础最大部分是由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出身的成分所构成的,这是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前提分析。

古田会议要求,树立红军的打仗不是单纯地为了打仗才去打仗,脱离了对群众的宣传、组织、武装和建立革命政权等项目标,就是失去了打仗原有意义,也就是失去了红军存在的意义。这是古田会议解决问题的目标和基础。

古田会议通过坚决斗争以消除负面影响,也通过正确教育和引导做到了决策的行之有效。这是古田会议解决问题的方法。

古田会议提出的“争取有斗争经验的工农积极分子加入红军队伍,改变红军成分”,是古田会议解决问题过程中注重发挥群众的力量,最终改变要从群众自身开始的核心思想。

古田会议重新塑造了一支武装。这支武装不同于历次农民起义武装,尤其我们进行的是一场土地革命。在土地革命战争中,农民获得的权力和实惠是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必须用生命和鲜血加以保卫。一切只顾个人和小团体利益的小农意识都成为不现实的妄想,残酷的斗争现实,加之革命思想的注入引导,开始重新塑造这支参加土地革命战争的农民军队。特别是认识到只有革命不断发展,才能保障农民自己所得到的土地及一切利益的时候,“广大农民如铁屑之追随磁石,凝聚在了苏维埃旗帜之下”。抛弃旧观念,以空前的艰苦卓绝、不怕牺牲的精神,创造出一支崭新的革命队伍。这是古田会议的后续效应,它完成了对整支军队的改造。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但是枪杆子打出了政权后,建立一支什么样性质的军队?如何领导好这支武装?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毛泽东、朱德、周恩来、陈毅等老一辈共产党人作出了不懈努力,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这其中,毛泽东的眼光最为远大,因而贡献也最大。

古田会议的辉煌成果——人民军队的军魂在这里铸造

中国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古田会议决议》则系统地回答了如何建党、建军的一系列根本问题。它最终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这支武装,不同于中国历朝历代任何一次农民暴动、武装起义或国民革命武装。枪杆子要为民众打江山,枪杆子要捍卫革命的成果和人民的政权。这就是古田会议的辉煌成果——人民军队的军魂在这里铸造。

古田会议对我党我军影响重大。古田会议之后的中国工农红军,历经五次反“围剿”、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这支队伍里曾经带有的宗族观念、地域观念、非组织观念等错误观念,已经完全被转变了。

毛泽东讲过:“这支军队要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它要压倒一切敌人,而绝不被敌人所屈服。不论在任何艰难困苦的场合,只要还有一个人,这个人就要继续战斗下去。”这支军队在革命战争年代中做到了这一点,一扫旧军队的残余,一扫农民起义队伍的痼疾,锻造出了一支全新的武装力量。

责任编辑:佘小莉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