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2014年9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当选并获任命的澳门特别行政区第四任行政长官崔世安。新华社记者 饶爱民 摄
原题:15年成就彰显“一国两制”强大生命力——访澳门特区行政长官崔世安
“回归15年是澳门历史上发展最快的时期,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居民生活不断改善、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取得这些成就的最主要原因就是澳门各界始终将贯彻落实‘一国两制’和基本法作为特区发展的最大保障。”澳门特区行政长官崔世安说。
崔世安是日前在特区政府总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这番话的。这位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以来的第二位“掌舵人”行事稳健。5年前接任行政长官至今,澳门继续保持发展稳定、欣欣向荣。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崔世安语气轻缓而坚定:“澳门的发展成就彰显了‘一国两制’的强大生命力。”他表示,把全面落实“一国两制”和全面落实基本法作为治澳理政的最高原则和核心理念,是自己首次竞选行政长官时作出的郑重宣示,也将成为后续5年履职的基本纲领。
“一国两制”实践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澳门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开启了历史发展的新纪元。回归后,澳门继续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不变,实行“澳人治澳”、高度自治,走上了一条符合自身实际情况,与内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宽广道路。
统计显示,从1999年到2013年,澳门本地生产总值由502.7亿澳门元(以下简称“元”)增长至4134.7亿元,年均增长16.2%;财政收入由169.4亿元增至1759.5亿元,年均增长18.2%;澳门人均GDP由1.5万美元增至8.7万美元,增长4.8倍,据世界银行经济体排名位列亚洲第二、世界第四。
经济持续发展为改善居民生活奠定了坚实基础。居民失业率由回归初的6.3%逐年下降至1.7%,连续7年低于4%,实现充分就业;居民人均月工作收入中位数从回归初期的4920元增至目前15000元;居民预期寿命从回归初期80.7岁提高到85岁左右,居世界经济体第二位。与此同时,澳门的社会福利体系日益健全,仅现金福利方面就包括现金分享、医疗券、豁免房屋税和部分印花税、减免职业税和额外退税等政策。
“能够在30多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上实现如此惊人的跨越式发展,离不开全面准确理解并贯彻‘一国两制’方针,离不开中央与澳门始终保持健康发展的良性态势。”崔世安说,澳门的发展成就是“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结果,更是正确处理好“一国”与“两制”的关系、积极将自身发展纳入国家整体战略规划的结果。
他强调,要感谢中央政府和兄弟省区市对澳门的关心和支持。从《内地与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及其补充协议的实施,到“十二五”规划将港澳发展单独成章,提出支持澳门建设一个中心(世界旅游休闲中心)和一个平台(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从开放内地居民“个人游”、批准澳门银行机构开办人民币业务,到《粤澳合作框架协议》签署、《横琴总体发展规划》实施;以及帮助特区抗击非典疫情、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全力确保民生产品供应……15年来内地对澳门的支持措施不胜枚举。“祖国内地永远是澳门的坚强后盾,我相信这种支持还将不断延续下去。”崔世安说。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