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集中制与法治是怎样的关系 (2)

民主集中制与法治是怎样的关系 (2)

民主集中制构成推进国家治理的基本原则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方向,民主集中制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构建的原则,就构成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本原则。

第一,民主集中制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实践经验。2014年2月17日习近平同志在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的讲话中说:“我国今天的国家治理体系,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习近平同志还对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予以高度的重视。2014年10月27日,他在党中央第六次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在我国有根、有源、有生命力,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通过商量出办法、出共识、出感情、出团结”。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也是民主集中制的重要体现。

第二,民主集中制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赋予了制度优势。民主集中制,既是中国历史内生性演化的产物,也是把党和国家领导体制有效组织起来的政治逻辑。习近平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指出,“我们要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的制度和原则,促使各类国家机关提高能力和效率、增进协调和配合,形成治国理政的强大合力,切实防止出现相互掣肘、内耗严重的现象”。民主集中制既能充分反映广大人民的意愿又有利于形成全体人民的统一意志,既能保证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又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实现广泛参与和集中领导的统一、社会进步和国家稳定的统一、充满活力和富有效率的统一。这种从历史而来、在现实中有益的制度,其优势在国家治理中显现得十分充分。

第三,民主集中制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揭示了现实路径。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必须走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之路。必须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党的领导是前提,人民当家作主是本质,依法治国是保障。民主集中制体现了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作主的统一过程,依法治国是全面深化改革新形势下对完善和发展民主集中制的新要求,揭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现实路径依赖。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