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留下了南京大屠杀有力证据

他,留下了南京大屠杀有力证据

摘要:徐淑希是老资格的革命者,生于1892年4月3日。饶平徐氏当年在汕头相当显赫,徐淑希的妻子刘文庄为燕京大学教授刘廷芳的妹妹,跟中国心理学家陆志韦是连襟。其侄徐腾辉、徐人杰亦为民国有博士学位之著名乡贤,音乐家马思聪、中科院院士杨遵仪及原国民党空军中将黄秉衡是其侄婿。

以“学术”抗日的广东学者

曾舌战松冈洋右的外交家

在广东近代历史上,有这样一位人物:他是中国国际法的先驱,也是民主革命的先驱;他是享誉中外的外交家,也是象牙塔中的学者、教育家;他是同盟会的老会员,但至死都没有加入国民党;他的远东研究,为中国在“九一八”事变后的对日斗争提供了法律依据;他编纂出版的《南京安全区档案》成为记录日军南京大屠杀的重要历史文本……

他,就是籍贯广东饶平、出生于汕头的徐淑希。

出身显赫的资深革命者

《论语》当课本学普通话

徐淑希是老资格的革命者,生于1892年4月3日。饶平徐氏当年在汕头相当显赫,徐淑希的妻子刘文庄为燕京大学教授刘廷芳的妹妹,跟中国心理学家陆志韦是连襟。其侄徐腾辉、徐人杰亦为民国有博士学位之著名乡贤,音乐家马思聪、中科院院士杨遵仪及原国民党空军中将黄秉衡是其侄婿。

徐淑希的父亲徐德辉是一名医生。5岁的时候,父亲病逝,他在母亲的抚养下长大,先是在黄冈真道学校读书,后又到汕头华英中学堂学习。求学期间,徐淑希萌生了救亡与建立文明国家的信念。1910年,徐淑希从华英中学堂毕业后,与同文学堂学生许无畏等人参与了革命党人在汕头的活动。当时汕头革命党人的一个重要活动据点就是徐淑希的寓所。1911年3月,汕头同盟分会正式成立,学界中人张则通担任会长兼第四团代表,许无畏为秘书长兼第一团代表,而徐淑希亦被推举为第三团代表并主理财政。同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革命风潮席卷中国,徐淑希参加了张醁村光复汕头、潮州的革命军。但随着各股势力争权夺利,徐淑希对时局感到不满与失望,遂萌退意。

1912年,徐淑希前往香港大学读书,在这里认识了终身的好朋友晏阳初。正是在其鼓励下,从香港大学毕业后他决定前往美国留学,并最终获得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回国后,1923年,徐淑希受聘到燕京大学政治学系任教。除了亲自讲授课程,徐淑希在课程设置与师资配备方面也尽心尽力。当时政治学系的教师阵容,经过他努力邀请延聘,有了极大加强,如吕复讲授宪法,萧公权讲授中国及西方政治思想史,李祖荫讲授行政法,郭云观讲授法学通论及民法,潘昌煦讲授刑法原理,梁仲华讲授地方政府,皆为一时英杰。他还积极开展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合作,邀请诸多美国著名学者来燕大担任客座教授,在当时的中国大学教育开了先河。

徐淑希在燕京大学任教之前,只在汕头、香港、美国待过,普通话讲得很糟糕,日常只说英语,上课也是用英语,即使跟他的夫人刘文庄女士也是用英语交谈。不过他专门请了一个教外国人学汉语的北京人做老师,学习普通话,每天早晨上课一小时,课本是《论语》。

“京都会议”舌战松冈洋右

为国联论战打赢前哨战

徐淑希是当时“书生从政”的代表人物之一。1929年10月,徐淑希作为中国代表的主要发言人,在日本京都参加了第三次太平洋国际学会(以下简称“京都会议”)。他与日本刚刚卸任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副总裁的松冈洋右激烈论战,名声大噪。

20世纪初,被称为“远东巴尔干”的中国东北成为西方列强争夺势力范围的战略焦点。日俄战争后,日本继承了俄国在关东州租借地及满洲铁道的权益,开始了“满洲”的“经营”,逐渐形成了以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关东都督和关东厅为基轴的政治、经济、军事势力,并不断扩大其在东北的势力范围。1927年,日本陆军出身的田中义一上台,集首相、外相大权于一身,对华采取强硬政策,三次出兵山东,并于1928年5月制造了“济南惨案”,引起了中国人民激烈的抗日、反日运动。在东北,日本军部对张作霖软硬兼施,引诱、强逼不成,便于1928年6月制造了皇姑屯事件,炸死了张作霖,大有以武力夺取东北之势。

责任编辑:李妮玮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