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夫:我们为何能预测中国增长的奇迹?(3)

林毅夫:我们为何能预测中国增长的奇迹?(3)

在我们开始探索中国转型问题时,主流经济学界以“不能分两步跨过一个沟坎”的形象比喻,作为其倡导转型国家采取激进的休克疗法的理由。其实,现实世界中的沟坎并非都能一步跨过。面对一个过宽、过深的沟坎,采用一步跨过的策略必然掉入沟底;更为安全的做法是采用逐渐填平沟坎、逐步走过沟坎的策略。

理论的目的在于认识真实世界所出现的现象,经由这种认识对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方案,并根据这种改进预测真实世界未来的发展。为何我们这本书中所提出的政策建议能够在后来的改革中被落实,并较好地预测了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最主要的原因在于面对中国转型期出现的各种现象和问题时,我们没有简单地对号入座,拿现成的理论作为分析的框架和判断的基础,而是深入了解中国出现的现象背后的形成机制,形成自己的分析和理论框架。对中国未来发展的预测我们则直接抓住现代经济增长是技术不断创新、产业不断升级以及发展中国家具有后发优势的这一本质,了解到只要中国经济能够维持稳定,并在沿着比较优势的发展过程中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即使中国经济还存在许多体制机制问题,经济仍然能够以高于发达国家几倍的速度增长。

我们三位作者对转型问题的研究从1988年开始。我们在研究当时出现的通货膨胀问题时认识到,存在于计划经济中的各种对市场的干预、扭曲,不是像主流经济学认识的那样是外生的,是政府无知的、错误的认识造成的,而是内生于保护、补贴当时存在的大量大型重工业企业的需要。我们在研究中发现,中国传统经济体制形成的逻辑起点是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由于重工业资本密集的特征与当时中国资本稀缺的资源禀赋状况相矛盾,重工业中的企业在开放竞争的市场中缺乏自生能力,无法采用市场配置资源的办法来推动重工业的优先发展,不得不由政府以行政手段,人为压低利率、汇率、能源和原材料价格和工人工资以降低重工业发展的成本。工资水平被人为压低后,为保证工人的生存,生活必需品的价格也同样被人为压低。在扭曲要素和产品价格的宏观政策环境下,各种要素和产品供不应求,只能采用计划配置的办法来保证重工业能够得到资源的优先配置,而为了控制工业剩余的使用和农业剩余的集中,又不得不实行工业的国有化和农业的人民公社化,形成与宏观政策环境和资源配置机制相配套的微观经营机制。也就是说,扭曲的宏观政策环境、高度集中的计划配置制度和没有自主权的微观经营机制这种三位一体的传统经济体制是内生的,是相互依存、互为条件的。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