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经济有助于增强经济活力。法治经济要求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发挥市场的价格机制,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弱化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这会大大激发市场内在动力和活力。法治经济要求实行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并把它作为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这必将强化社会资本的信心,降低民营企业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激发民营经济的活力。通过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还有助于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影响力,发挥民营经济的竞争力和创新力,有利于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深化改革、提高竞争力,有利于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此外,法治经济要求限定政府的权力,规范政府的行为,有利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法治经济要求政府严格执行环保、安全、能耗、产量等市场准入标准,摒弃GDP至上的观念,从资源消耗、环境容量、就业拉动、财税贡献、区域配套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淘汰落后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这有助于推动我国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升级,从而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增加经济活力,实现经济有效益、有质量、可持续的增长。
法治经济有利于释放经济风险。随着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变化,我国经济进入换挡期,出现经济运行下行压力加大、地方财政收支压力与债务风险增加、出口竞争力下降的现象。在金融市场方面,货币市场流动性偏紧,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普遍存在,银行表外理财产品、信托产品等规模不断扩大,金融加速脱媒,影子银行风险日益增加。在金融监管方面,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需要法律规范,如影子银行、存款保险、民间融资、互联网金融等领域。实行法治经济,把一切金融活动纳入规范化、法治化的轨道,确定了全面深化金融改革的基调,有助于释放经济风险。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依法治国进行全面部署,使法治成为市场经济公平、有序、高效运行的基础条件和制度保证。只要我们以法治手段维护、巩固、深化、扩大经济成果,开拓进取、脚踏实地,必将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为全面深化改革,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