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理论网:新型生产关系的学理阐释

中国理论网:新型生产关系的学理阐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1]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健全相关规则和政策,加快形成同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2]。生产关系是历史唯物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概念,正如马克思1847年在《哲学的贫困》中所指出的,“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3]。新型生产关系特指与新质生产力这一先进生产力质态相适应的所有制形式,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领域的术语革命。科学把握新型生产关系的学理内涵,对于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理论意义。

一、历史地看,新型生产关系的变革是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范畴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时强调,“坚决破除各种体制机制障碍,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4]。普法战争结束之际,法国工人在巴黎发动了一场无产阶级革命性质的武装暴动,建立了巴黎公社,恩格斯盛赞其“最重要的法令,就规定要把大工业以至工场手工业组织起来……这种组织工作,正如马克思在《内战》中完全正确地指出的,归根到底必然要导致共产主义”[5]。1921年3月,以列宁为首的俄罗斯共产党(布尔什维克)在党的十大上做出重大决策,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结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转而实行新经济政策,这是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第一次经济体制改革。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同志特别指出,“农业社会化的步骤,必须和以国有企业为主体的强大的工业的发展相适应”[6]。改革开放后,党逐渐确立了以“两个毫不动摇”为主要内容的基本经济制度,邓小平同志强调,“我们吸收外资,允许个体经济发展,不会影响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这一基本点。相反地……是要更有力地发展生产力”[7]。新时代以来,中国式现代化经济快速发展的奇迹成功续写,尤其在生产力质态领域酝酿发生了新质生产力的深刻变革,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也在党的领导下与时俱进,党的十九大“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支持民营企业发展”[8]的表述到党的二十大时发展为“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9]。

二、现实地看,新型生产关系必然要求“三制”共生、相得益彰

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增强国资国企核心功能与核心竞争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进一步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提高国企竞争力”[10]。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重要经济成果,中国共产党代表人民的意志,没收官僚资本,建成新中国国营经济的一部分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国营企业在兴办经济特区、浦东开发开放、西部大开发、建设雄安新区中大显身手、发挥了独特作用,“党的十五大以后,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方向的国有企业改革攻坚全面展开”[11],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和国有大型企业改革加快推进”[12]。新时代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根据形势变化,以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为重点,谋划新一轮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行动方案”[13],因此,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从分类国有企业功能定位、推动国有资本有序集中、开展国有经济考评核算等方面对进一步全面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作出部署。

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2025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强调,“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政策,已经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将一以贯之坚持和落实,不能变,也不会变”[14]。为解决知青返城就业问题,1980年党中央召开全国劳动就业会议,明确“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不可缺少的补充,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都将发挥积极作用,应当适当发展”[15]。历史证明,“民营经济是我们党长期执政、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力量”[16],其在稳定就业、促进增收、创新业态、扩展消费、国际竞争发挥了积极作用。新征程上,党和政府贯彻“两个毫不动摇”的经济方针,与广大民营企业家建立亲清政商关系,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强化对民营企业在合规守法诚信经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产学研用一体创新等方面的思想政治引领。民营企业自身要践行“两个健康”方针,抓住中国式现代化历史机遇,优化治理架构,健全内控制度,履行社会责任,以先富带动共富,以自主创新形成新质生产力。

进一步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发挥外资企业“三个重要参与者”作用(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参与者,中国改革开放和创新创造的重要参与者,中国联通世界、融入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参与者)。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国际工商界代表时指出,“外资企业带来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对中国企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等产生了积极影响”[17]。早在20世纪20年代初,列宁在颁行新经济政策时就创造性提出“租让制”,强调“我们给世界资本主义一定的‘贡赋’,在某些方面向他们‘赎买’,从而立刻在某种程度上使苏维埃政权的地位得到加强,使我们经营的条件得到改善”[18]。习近平总书记同样强调“坚持改革和开放相统一”[19],于国内而言,各级政府要加强中央商务区、自由贸易试验区、沿海港口、边境口岸、跨境经济合作区等开放区位的功能建设,于外资企业而言,中国所能提供的超大规模市场、广域应用场景、准入国民待遇、安定社会环境等独家条件,足以令外资企业在华安心投资、深耕市场、尽展所长、赢得先机。

三、长远地看,加快形成新型生产关系需以系统观念赋能新质生产力培育壮大

首先,要实现“创新链和产业链无缝对接”[20],就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21]。这是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关键,既要发挥科技领军企业的龙头作用,又要发挥“专精特新”中小微企业在创新细分领域之专长。

其次,要实现“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和发展”[22],就要统筹科教融汇与产教融合。“1995年5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进一步作出《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正式提出科教兴国战略”[23],初步体现了科教融汇的思路,同年,影响深远的“211工程”正式实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24],在我国一些超大特大城市,大学城、科技园和产业园区在地理上毗邻,如北京市海淀区,这就为实现产教融合创造了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

最后,要实现以“高质量党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25],就要“拥有强大的科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26]。以“两弹一星”、北斗导航等为标志,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科技领域形成并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党的全面领导尤其是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根本保证。当前,全党正在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国企党组、新经济组织党委要巩固拓展党的二十大以来思想建设和纪律建设成果,持之以恒抓作风建设,纠“四风”、树新风,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新型生产关系和新质生产力更好相适应。

(作者简介:刘启瑞,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栾永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导师、教授。)

注释:

[1][4][19][26]《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25年版,第517页、第538页、第553页、第522页。

[2]《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人民日报》2024年7月22日,第1版。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222页。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53页。

[6]《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77页。

[7]《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49页。

[8]《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二卷,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第27—28页。

[9]《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第24页。

[10]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为中国式现代化持续注入强劲动力》,《求是》2024年第10期。

[11][12][23]《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年版,第800—801页、第906页、第806页。

[13]习近平:《当前经济工作的几个重大问题》,《求是》2023年第4期。

[14]《习近平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强调 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大显身手正当其时》,《人民日报》2025年2月18日。

[15]《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三卷上册,中共党史出版社2025年版,第111页。

[16]《习近平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建工商联界委员时强调 正确引导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人民日报》2023年3月7日。

[17]习近平:《会见国际工商界代表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25年3月29日。

[18]《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506页。

[20]《习近平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 经济大省要挑大梁为全国发展大局作贡献》,《人民日报》2025年3月6日。

[21]习近平:《朝着建成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求是》2025年第7期。

[22]《习近平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时强调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支撑作用 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生动局面》,《人民日报》2025年3月7日。

[24]《习近平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人民日报》2021年4月14日。

[25]《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审议〈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和〈中国共产党国有企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试行)〉》,《人民日报》2019年11月30日。

责任编辑:张慕琪校对:吴成玲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