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总理年末亚欧行前瞻:经略亚欧 激发区域合作潜力(2)

李克强总理年末亚欧行前瞻:经略亚欧 激发区域合作潜力(2)

为大湄公河次区域迎来“新发展”

出席在泰国举行的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第五次领导人会议是李克强总理此访最后一站。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于1992年由亚洲开发银行发起,涉及流域内6个国家: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说,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倡议提了很多年,但以前只有想法没有行动,是在中国加入后才取得了较大发展,可以说,正是中国的发展让这个合作计划变为了现实。

金灿荣认为,李克强总理此次参加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领导人会议,将主要从政治层面推动这一合作机制的发展,通过高层沟通增进与一些东南亚国家间的政治互信,化解担忧,让他们有更强的政治意愿来参与互动。

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是中国周边外交的重要部分,与中国—东盟合作互为补充。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主要是陆上东盟国家,多为东盟内部欠发达国家,中国促进与这些国家的合作将有助于帮助东盟实现均衡发展。

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许利平说,中国主要在资金援助、减贫、农业技术以及非传统安全方面对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作出了较大贡献,李克强总理此次参会毫无疑问将对次区域合作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李克强总理前不久在出席东亚领导人系列会议时曾就互联互通、自贸区升级版等提出一系列倡议,这些都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有关。因此,在此次领导人会议上,他可能会把东亚领导人系列会议上的倡议进一步细化,也会提出新的倡议,不仅聚焦经济发展,也要强化安全合作,真正做到政治安全和经济发展双轮驱动,”许利平说。(参与记者刘越、黎藜、刘红霞)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