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超越了哪些旧教条(2)

“新常态”超越了哪些旧教条(2)

“新常态”是习近平重要经济思想

大公报:中央改革小组运行近一年,深改元年的破局效应如何?如何评价习近平的经济思想?一年来,国禸政经出现了哪些积极的变化?

陈雨露:2014年是中国再改革元年,它以反腐倡廉、群众路线实践活动为序幕,以三中全会的全面改革和四中全会的法治中国为内涵,成功地凝聚了改革的共识,描绘出了改革顶层设计的蓝图和实施的路径。因此,2014年为中国大改革、大调整取得了绚丽的开局,为2015-2017年全面推进各项改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也说明习近平总书记所领导的这次改革具有政治智慧,是深思熟虑的产物,也是习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的集中体现。习近平的经济思想是其治理思想的有机部分,最重要的内容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结合中国民族复兴历程,提出两个百年的发展目标和战略;二是结合中国的特殊发展阶段,提出“新常态”思想;三是全面把握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格局发展的趋势,提出中国在世界经济整体的战略布局和区域发展的新规划;四是结合中国大改革和大调整的时代特点,提出中国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方案,以及相应的路线图和时间表。

避免错失大调整窗口期

大公报:“新常态”下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您怎样判断中国当前经济形势?对于中国经济您最担忧的是什么?(您在年初就已警示过房价下跌的金融风险)如何预测明年经济形势和目标?

陈雨露:目前整体经济形势虽然保持在一个“可控、相对平稳”的运行区间,但在外需疲软、内需回落、房地产调整以及深层次结构扭曲等力量的作用下,经济下行的压力有所加剧。

对经济最为担忧的是两个方面:一是对于“新常态”没有正确认识,面对经济下滑就采用非常规的刺激政策,从而使中国错失目前“大改革与大调整”的良好窗口期;二是对于“大改革与大调整”所带来的各种冲击和风险重视不够,使经济下滑跌破了中国经济和中国社会难以承受的底线,并导致中国系统性风险全面爆发,经济出现硬着陆。

由于2015年国家将在强化底线管理的基础上全面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总体经济状况将在2015年出现回落。但由于宏观经济政策总体定位相对宽松,外部市场相对稳定,因此,2015年回落的幅度并不是很大,预计GDP在7.1%左右,CPI在2.5%左右。

传统宏观指标已不能衡量运行质量

大公报:“新常态”背景下,GDP增速不断突破业已确立的底线,传统的宏观经济分析方法已不太具有解释力,譬如“三驾马车”等,您认为什么数据更能反映经济和改革的健康持续有效?另外,培育新经济增长点应采取何种战略举措?

陈雨露:目前是中国经济结构大转型的时代,传统的宏观经济指标不能用来有效地衡量经济运行的效果和质量。因此,必须用指标体系的组合和指标的区间来相对衡量经济运行的健康状态,“底线管理、区间调控”也是这种判断的政策产物。

培育新增长点是一个系统工程。一是需要国家在中长期战略中明确未来产业发展的战略方向;二是国家应当为下一轮经济增长点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设施和各种良好的政策环境;三是需要通过系统改革,放松各类市场管制和行业垄断,创造有利于创业、创新的环境,以激励市场主体积极探索未来经济增长点及其发展的方向;四是利用各种产业基金、税收工具积极鼓励民间资本向新技术、新产业等领域投资。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