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创新全球化分享“红利”
外资研发中心对上海科技创新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带动了境外创新资本加速流入。二是外资研发中心为上海培养和集聚了大量人才。三是外资研发中心的辐射范围逐步向区域化、全球化发展,成为上海进入全球化创新网络的重要桥梁。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上海开放型经济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推动上海加快融入全球创新网络,配置利用全球创新资源,提升了上海产业能级和科技创新能力,促进了上海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外资企业,尤其是外资研发中心促进了上海产业结构的优化,提升了上海在全球科技创新网络中地位。截至2014年10月底,上海外资企业中有1500家设立了研发机构,研发人员约10万人。其中,在沪外资研发中心已达379家,世界500强企业研发机构120多家,分别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和三分之一。外资研发中心对上海科技创新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首先带动了境外创新资本加速流入。以诺华、陶氏化学等为代表的大体量、高能级外资研发机构竞相落户上海,投资规模平均达到1亿美元以上。目前,外商投资企业研发投入经费已占全市一半左右。二是外资研发中心为上海培养和集聚了大量人才。硕士以上学位人数占比达46.4%,其中外籍人员的硕士以上学位人数占比高达72.8%。外资研发中心还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高端人才流向海外。三是外资研发中心的辐射范围逐步向区域化、全球化发展,成为上海进入全球化创新网络的重要桥梁。比如,通用电气上海研发中心从最初的10个人扩大到目前的2800多人,是其全球三大研发机构之一。
(二)“走出去”成为上海面向全球整合科技创新资源的重要渠道。2013年上海对外直接投资总额43.1亿美元,同比增长32.8%,其中通过海外并购技术、品牌资源金额5.9亿美元。有产业背景的企业配置全球科技创新资源的能力不断提升。上海电气集团4亿欧元收购意大利安萨尔多能源公司40%股份,并在上海设立研发中心和合资企业,促使我国燃气轮机技术提前10年以上。股权投资基金投资全球科技创新企业初露端倪。一批上海企业正在谋划成立全球投资并购基金,运用自贸试验区的制度改革优势,瞄准全球优质科技创新资源,积极“走出去”。同时,创新投资方式推动自有专利技术和品牌“走出去”。上海港湾集团在自主研发了软地基处理技术后,先后在近30个国家和地区注册专利,并与当地企业合作,推广自有技术,企业营业收入成倍增长。
(三)技术贸易成为上海参与创新全球化的重要载体。发展技术贸易是主动整合利用全球创新资源的重要途径。2013年,上海登记备案的技术进出口额达129.2亿美元,同比增长87%,占全国技术进出口额的13.8%,占上海同期服务贸易进出口额的7.5%。其中,技术出口66.3亿美元,增长1.6倍;技术进口62.9亿美元,增长44.3%。目前上海市已经在软件外包、研发服务等领域形成自身的优势,带动了很多相关的技术服务出口。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