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配备干部要刚性也要活力

湖北:配备干部要刚性也要活力

摘要:整治超职数配备干部问题,不只是要斩除乱象,也不只是控制干部队伍的规模,其根本指向是营造良好的从政环境和政治生态。

中组部近日发布消息,全国超职数配备干部问题整治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在全国超职数配备的4万余名副处级以上领导职数中,已消化15800多名,完成近40%。

此次整治的覆盖面,包括超职数配备干部、超机构规格提拔干部、超审批权限设置机构,擅自提高干部职级待遇、擅自设置职务名称等方面。地方自查、中央核查对账,用以摸清超配干部底数,兼职、调岗、免职等,用以“消化”超配问题,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正是对应干部超配问题之深重。

翻看各类新闻报道,一些地方和部门因领导干部冗员增多而导致的行政成本增加、效率低下等问题,已经不是个别现象;浓厚的“官本位”思想,将“官帽子”当待遇发放,导致权力滥用、以权谋私的问题,多有发生;十几个副市长、副局长、副县长、副秘书长……每当这样的“豪华阵容”出现,都会刺痛人们的眼球,激起巨大的社会反响。

领导干部选拔任用规范化、程序化,首当其冲就是“破”选拔领导干部之弊。我国《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早就规定,领导职数“按照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有关规定确定”,《公务员法》第16条也明确规定了非领导职务的类型,而且伴随中央从严管党治党的不断升格,规章制度的约束力会更加显现。领导干部超配问题“破”什么?就是破选人用人违规的“自主权”,破乱设领导职数的“创造力”,破不当福利照顾的潜规则,重塑和强化制度的刚性。

如果放宽视野,就当看到,整治超职数配备干部问题,不只是要斩除乱象,也不只是控制干部队伍的规模,其根本指向是营造良好的从政环境和政治生态。领导干部超配,是破中有立的过程,最终是实现从治标到治本,从量变到质变,既有刚性的约束,又有活力的释放。

“州县之地不广于前,而官五倍于旧。”揆诸历史,宋代对治“冗官”耗费巨大精力,但仍越演越烈,几成灾难,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破”有余,“立”不足,看起来疾风骤雨、雷霆万钧,但“秋风扫落叶”难掩“割韭菜式”的治理困局。现实地看,以往一些地方之所以在干部超配问题上走不出“越减越肥”的怪圈,根由也在于破的彻底、立的坚决没有统一。

问题是方向的提示。在一些地方,唯票取人、唯分取人等现象摧折了多少人的上进之心?在一些部门,简单以年龄划线,搞干部任职年龄层层递减,类似“35岁现象”和“45岁现象”等阻断了多少人的成长通道?“论资排辈”、“平衡照顾”等做法吃香,又给一些地方的从政环境和政治生态带来多大影响?

干部配备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的关键性、根本性问题。严格按照规定职数配备领导干部,这也是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一项明确要求。配备干部“立”什么?就是鼎立“区分实施选任制和委任制干部选拔方式”的生命力,确立“用好各年龄段干部”的活力,创立“竞争性选拔干部”的动力。干部配备如何既有刚性又有活力?就是既让不正常的失去土壤、失去通道、失去市场,又畅通“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渠道,扩大选人用人的门径,激发人才流动的活力,选贤任能、用当其时,知人善任、人尽其才。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