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金融服务创新打通实体经济血脉(2)

推进金融服务创新打通实体经济血脉(2)

二、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打造直接融资“新通道”

着力推动优质企业与资本市场对接,拓宽直接融资渠道,加快打造资本市场的“襄阳板块”。

一是以专业化服务推进企业上市挂牌。与专业机构合作,组建襄阳市资本市场专家顾问团,定期对上市及挂牌后备企业系统开展专业培训,引导企业按照上市公司的标准系统改造、全面升级。邀请深交所和证券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的专家,指导我市规划建设上市及挂牌后备企业资源库,构建了主板、中小板、创业板、三板、四板市场上市挂牌等五个层次的后备企业梯队,制定了各个层次后备企业培育及上市挂牌的目标和措施。建立企业上市挂牌激励机制,对企业上市、新三板和四板挂牌分别给予最高150万元、150万元和50万元的奖励。2014年以来,我市企业进军新三板市场取得突破,有4家企业挂牌、4家企业报审、17家企业与主办券商签订协议,居全省地市州前列;四板市场规模快速扩张,在武汉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挂牌企业新增30家,达到67家,占全省四分之一,基本与武汉市持平;同时,推动金融机构与场外市场挂牌企业合作开展股权质押贷款,为大力电工、永续植物2家企业融资4500万元。

二是以高层次合作推进直接债务融资。积极争取证监会、深交所支持,与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着力突破直接债务融资。近两年来,相继在发行城投债、区域集优债、中小企业私募债、推进上市公司再融资等方面实现突破,成功发行各类企业债券9只,融资总额达到80亿元。

三是以激励性机制吸引股权投资。建立奖励机制,对在襄阳注册并符合条件的股权投资企业按实收资本的一定比例给予奖励;对完成投资本市企业的项目投资团队,按投资总额的一定比例给予奖励;对符合条件的股权投资机构高管,发放一次性住房补贴和安家费等;建立产业基金跟投机制,对落户襄阳的优秀股权投资机构,按比例匹配政府引导基金支持其发展;搭建对接平台,每年举办股权投资招商会,邀请全国知名股权投资机构到襄阳“寻宝”。目前,共有22家股权投资机构投资我市11家上市及挂牌后备企业。

三、培育新型金融业态,打造企业融资“新平台”

顺应金融创新发展新趋势,大力引进和发展新型金融业态,着力丰富和完善企业融资服务体系。

一是探索发展互联网金融。以打造汉江流域互联网金融中心为目标,出台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按照“严控风险、规范发展、便利客户”的原则,探索建立“网贷平台+机构担保+资金托管”的网贷模式,推动国有资本、社会资本与专业机构合作,创办了“口碑贷”、“乐贷网”等互联网金融平台,为企业和投资人搭建了高效、直接的对接平台。其中,“口碑贷”网贷平台由国资背景的市中小企业担保公司与民营互联网公司和国内知名第三方支付机构合作设立,主要服务资金需求在300万元以下的企业,目前已帮助实泰塑胶等26家企业筹集社会闲散资金4000万元,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在9.5%—11.5%之间,有效缓解了部分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也为民间投资提供了新渠道。

二是大力发展融资租赁。出台政策措施,大力扶持融资租赁业健康发展,鼓励企业通过直租和回租方式开展租赁融资。目前,我市融资租赁产业培育已取得突破,首家融资租赁公司——“华康远达融资租赁公司”正式成立,已有6家企业通过融资租赁破解了融资难题。

三是大力引进资产管理公司。积极探索与全国性资产管理公司合作的有效途径,为缓解企业融资难开辟新路径。其中,市政府与信达资产管理公司的全面战略合作已取得初步成效,2014年该公司通过金融收购、非金收购、资产管理、保险等手段,累计向襄阳投放资金5亿元,为9家中小企业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我市与信达资产管理公司的合作模式成为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在全国支持实体经济的范本。

责任编辑:佘小莉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