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事在人为(2)

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事在人为(2)

鉴于直到今年8月克里国务卿还在演讲中称,“我们正忙着试图给新型大国关系下个定义”,于是有人说华盛顿根本不了解中国呼吁建立“新型大国关系”背后的具体想法。今年8月27日负责亚太经济合作事务的美国国务院一位高官说:“那是中国人提出的一个名词,不是美国提出的。因此我不确定我们是否完全认同它的具体解释。”

更有甚者,有的美国媒体竟然宣称“不冲突不对抗”意味着不允许美国帮助其盟国,继而剥夺了美国的盟国利益;“相互尊重”意味着美国不能批评中国国内事务,继而剥夺了美国的核心价值;“合作共赢”就是中美共治,而且是美国跟着中国共治;等等。

7月17日日本《朝日新闻》刊登美国前驻华大使芮效俭的访谈,他的说法虽较温和,但也似是而非、牵强附会。记者问:您如何理解美中新型大国关系?他回答:由两个大国联手制定规则并要求其他国家遵守的所谓“G2”体制,与我们所希望的完全相反。由于改变了地区的势力均衡,守成大国与新兴大国之间潜藏着爆发冲突的可能。有效管控两大国之间的竞争关系,就是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目标。

另有一些说法就更加离谱了。例如,今年9月18日彭博社网站署名文章,分析美国缘何对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提法采取回避态度。理由是美国不愿接受这样的世界:中国的影响力日益增强,而美国及其亚洲盟友的影响力日益衰弱。美国在如何描述美中关系问题上陷入两难境地,这反映出一个更大问题:面对中国的经济、军事和战略崛起,美国该如何应对?是将主导地位让与中国,还是抵制其挑战,抑或是在亚洲以某种方式共享权力?

再如,今年10月9日美国《外交》杂志网站署名文章《不那么空洞的对话——中国“新型大国关系”口号的危险》称,2013年6月奥巴马与习近平在安纳伯格庄园会晤,对其提出的“新型大国关系”口号做出肯定回应,从此掉入了陷阱。对“新型大国关系”这一提法的认可将中美两国的关系推向了危险的境地:间接地承认了美国的单边妥协,有悖于美国的外交价值观、原则以及利益。

与我国本意背道而驰的这些奇谈怪论,当然无助于两国关系的改善。我们从美方的言行中可以得出几点启示:

其一,中国和美国之间能否真正构建新型大国关系,首先取决于政治意愿。奥巴马参加APEC会议与习近平主席在中南海畅谈之后,对方的确在认知方面前进了一步,如今的共识在于不是要不要构建新型大国关系,而是如何构建和构建怎样的新型大国关系。

其二,中美彼此之间关于新型大国关系的认识差异依然很大。如有的学者分析的那样,存在概念与意义分歧、责任分歧、侧重点分歧,等等。美国国务卿克里所谓的“坐而言不如起而行”,难免唱高调自我标榜之嫌。美国有些人甚至对中国提出亚洲安全观、倡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都感到紧张不安。我国更多希望从宏观上、战略上对待这个问题,而美国往往拐弯抹角,含沙射影,生怕中国挤掉它的主导地位。

其三,中美关于新型大国关系的解释,仿佛像两岸对待“九二共识”,“各自表述”。如今我们面临的任务是,如何通过不懈努力,在坚持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同时,逐步做到让互信代替互疑,平等代替妄自尊大,包容代替歧视,双赢代替一己私利,消除麻烦代替制造事端,管控分歧代替扩大争执。

总之,优化中美关系,正如习近平主席2013年6月访美时所言,“事在人为”。

(作者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高级研究员、国际自然和社会科学院院士)

责任编辑:佘小莉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