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遗产——特里尔的古罗马古迹、圣伯多禄主教座堂和圣母教堂(2)

世界文化遗产——特里尔的古罗马古迹、圣伯多禄主教座堂和圣母教堂(2)

根据叙述,皇后海伦娜(古罗马第一个基督教皇帝康斯坦丁的生母)把她住宅的一部分遗留下来建造一座主教教堂,并命名为圣彼得。考古研究证实主教座堂下面有一处遗址,并且保存着一个70平方米的屋顶壁画。人们能在主教教堂博物馆看到重新拼接的壁画,这是晚期罗马壁画的实例。

特里尔主教座堂中最珍贵的遗迹是圣袍——基督的外衣。根据基督教传说,皇帝的遗孀海伦娜把这件没有缝合缝的基督的袍子带到了特里尔。这个圣袍第一次被提及是在11世纪,文献对圣袍的历史的确切记载始于12世纪。1196年5月1日,圣袍被从西唱诗席移到东唱诗席的新圣坛。对于信徒来说,象征意义是重要的:这件遗物象征耶稣基督自己,象征他化为肉身和他生命中其他的事件,直到他被钉上十字架和他的去世。这件完好的圣袍象征了基督教的完整。历史上基督徒对圣袍曾有过多次朝拜,最近一次大朝拜是1996年,那是所有信徒的节日。每年仅在圣袍日,遗迹小礼拜堂才对公众开放。

罗马教堂

罗马教堂

德国特里尔之圣母升天教堂与特里尔大教堂相邻,座落于特里尔市中心,与马尔堡的伊丽莎白教堂为德国最早之哥德式建筑。1951年罗马教宗将圣母升天教堂升为Basilica minor(次级宗座圣殿)。

遗存有众多的历史文化古迹

特里尔城环绕着青山绿水,山坡上种满了葡萄,自然风景优美。城内教堂林立,遗存有众多的历史文化古迹。身处这些古迹之中,好象依稀触摸到古代先人的脉搏,不得不感叹时间的流逝。

“罗马桥”:是阿尔卑斯山北部古老桥建筑的代表之作。即使是在今天,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在其上面依旧川流不息。回顾历史我们发现,“罗马桥”总共经历了3个建造阶段。它与特里尔城同期始建于公元前16年,当时用生长了16年的橡胶树作为桥柱横亘在摩泽尔河(法国东北部和德国西部河流)上。

圣安东尼教堂:是建于15世纪晚期的古老的教堂,它最引人注目之处在于其中纤巧华丽的洛可可式讲道坛。位于现在市郊的圆形剧场与皇家温泉浴场相隔不远,它大约建于公元100年间,经过后来几个世纪的装饰,愈加显得豪华而精美。

圆形剧场:可以同时容纳20,000名观众,西半部分建有专供贵族使用的包厢和座椅,主门的正面最初修建得富丽堂皇,三条贯穿南北的宽阔的通道上面均有拱门相称,在主门的西边开有两个小门,由此可以拾级而上。在公元4、5世纪时,该剧场还兼为城市的通路,因此北边的大门开在城内,南边的大门则在城墙外。

罗马桥

罗马桥

君士坦丁王宫:公元十六年,罗马人来到特里尔,在摩泽河(Mosel)边画出一个两平方公里的正方形,在四周建设城墙,特里尔城的故事便由这时展开了。到二八五年,西罗马帝国把特里尔选为首都,君士坦丁大帝在三○六年至三一六年间就在此执政,特里尔亦踏入她的黄金时代,当时更有第二罗马之称。 帝王娱乐浴场:贵为帝国的首都,当然少不得罗马浴场,故君士坦丁大帝也在特里尔兴建了一座帝王浴场(Kaiserthermen),据学者研究,大浴场包括了大浴池、暖浴室、冷浴室及运动场几个部分,现在的浴场遗址则主要是大浴池的墙壁。

罗马竞技场:跟君士坦丁大殿一样,保留得出奇地完整。这全因竞技场巧妙地顺应天然山势而建,犹如镶嵌在山,到千多年后的今天,几近完整无缺,就连圆形表演场后面的通道都仍然四通八达,只是原本能容纳二万人的观众席,则变成草坡而已。

马克思故居:位于德国古城特里尔市布吕肯街10号的马克思故居,是一座灰白色的3层楼房,淡黄的粉墙、棕色的门楣和窗沿、乳白色的窗扉,是当时德国莱茵地区的典型建筑,始建于1727年。1818年5月5日,马克思诞生在这里。现辟为纪念馆展示马克思的生平事迹。

责任编辑:高潮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