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汇聚中国力量(5)

创新汇聚中国力量(5)

——2014年科技改革发展纪实

创新驱动“动”起来

科技改革创新成效日益凸显

在中国这片春意盎然、充满希望的沃土上,改革的种子已经播下,创新的大树加快成长。

——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渠道进一步“通起来”。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法治环境加快完善,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应运而生,考评体系、技术转移体系、资产管理和收益分配制度不健全以及科技人员激励政策落实不到位等障碍加快突破。预计2014年我国技术市场交易额将达8600亿元左右,同比增长15%。

——基础科研人员进一步“静下来”。国家持续完善基础研究体制机制,优化投入结构,上一年全国用于基础研究的经费达到555亿元,占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比重不断提高。国家科技计划采取网上申报、视频答辩、全程录像,实现痕迹可查,既有利于为科技人员省“钱”,又有利于为科技人员省“力”。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顶层布局,积极开展稳定支持,为原始创新的突破储备力量……一系列举措,不断唤醒甘坐冷板凳、十年磨一剑、潜心突破创新“最初一公里”问题的学术精魂。

——企业创新进一步“动起来”。国家技术创新工程深入实施,我国依托企业发展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持续增加,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研发设备加速折旧等普惠政策落实力度不断加大,有效提升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水平不断提升。目前,企业研发支出占全社会研发支出的76%以上。

——市场之手进一步“活起来”。新形势下产业技术路线更加多变、商业模式更加多样,国家层面出台了一系列简政放权、激发市场主体创新活力的改革措施,着力培育公平开放的创新市场,具体创新活动放手让市场“说话”。“铺天盖地”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快速发展,一大批“顶天立地”的科技“小巨人”加快成长。

——政府之手进一步“稳起来”。政府职能不断转变,着力抓宏观、抓前瞻、抓基础、抓重点、抓环境,完善科技创新管理,形成推进创新的合力。科技部近年取消和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达到原有行政审批项目数的35%。中组部、科技部等10多个部门和单位积极推进人才评价、项目评审、机构(基地)评估等“三评”改革,取消“三评”事项37项、合并净减少41项、下放20项,总体精简29%。

通过一系列重大改革持续释放创新活力,我国科技实力和自主创新水平不断提升。科技产出能力加快增强,国际科技论文被引用数从2013年的世界第五位上升至2014年的第四位,基础前沿和战略高技术研究取得新的重大成果。科技对外开放深度拓展,中美创新对话、中俄科技合作等深入推进,与发展中国家的科技伙伴计划深入实施。

创新驱动的新引擎日益加速,促进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式出现新的积极变化。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进一步聚焦目标任务,带动作用不断增强,培育了一批新的增长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新区成为区域创新和转型发展的重要引擎, 预计2014年115家国家高新区总收入将达到23万亿元左右,比上年增长15%左右。产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同比增速均明显高于工业整体增速。国内有效发明专利预计达66万件,同比增长12%。科技增粮成效显著,为我国粮食“十一连增”作出重要贡献。人口健康、公共安全、资源环境以及大气治理等领域科技加快进步。

让人振奋的是,科技进一步燃旺了梦想的火炬——2014年9月19日,纽交所门口再次挂上了中国国旗,这次这个拥有200多年历史的交易所迎来了史上新晋最大的IPO——来自中国的阿里巴巴。还有百度、腾讯、华为、中兴……众多的创新型企业,正书写着中国创新的精彩故事。故事的后面,有我国近十年来在移动通信、宽带、超级计算等方面的持续投入,有千千万万科技人员的辛勤努力,有各级政府和有关方面在第三方支付、网络小贷、商事改革等方面的制度创新所形成的合力支撑。

这是一个创新创业的黄金时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星火必成燎原之势。梦想实验室里,那些满怀激情的创客、那些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的创业咖啡馆……仅在中关村,每天就有49家科技型企业诞生。上千家坐落在国家高新区、大学科技园中的孵化器,为追逐梦想的创业者提供从办公场所到贷款、投资等全方位的服务。

诚如总书记所言,“科技创新,就像撬动地球的杠杆,总能创造令人意想不到的奇迹。”一条前途远大的创新驱动发展之路正在铺设、延伸……

把13亿中国人的智慧都汇聚到创新的大潮中来,那将是何等恢弘的中国气象和中国力量!

科技的创新,将深刻影响中国!

中国的创新,将深刻影响世界!

责任编辑:佘小莉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