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执政艺术:历史眼光,哲学思维
历史是人类走过的道路,是不断积累的精神财富,既有成功经验,也有失败教训,读史使人明智,给人启迪。要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执政规律,需要学习历史;要探索正确道路,避免走弯路、邪路,需要学习历史。一个不懂历史的人,不可能成熟;一个不懂历史的政党,不可能强大;一个不珍惜历史的民族,不可能自尊自信自强。马克思、恩格斯就很重视历史科学。恩格斯指出:“我们根本没有想到要怀疑或轻视‘历史的启示’;历史就是我们的一切,我们比任何一个哲学学派,甚至黑格尔,都更重视历史。”
毛泽东思想强调从实际出发,既包含从现实的实际出发,也包含从历史的实际出发。习近平同志和中央领导集体,看问题、定决策、搞改革、反腐倡廉等等,都体现了深邃的历史眼光。
如何看待建国后的两个30年?习近平同志指出:“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这是因为“我们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伟大实践,是一个接续奋斗的历史过程,是一项救国、兴国、强国,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完整事业。”所以,“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是党和人民在历史新时期把握现实、创造未来的出发阵地,没有它提供的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没有它积累的思想成果、制度成果,改革开放也难以顺利推进。”
如何评价领袖人物的功过?习近平同志指出:“不能把历史顺境中的成功简单归功于个人,也不能把历史逆境中的挫折简单归咎于个人;不能用今天的时代条件、发展水平、认识水平去衡量和要求前人。””不能因为他们伟大就把他们像神那样顶礼膜拜,不容许提出并纠正他们的失误和错误;也不能因为他们有失误和错误就全盘否定,抹杀他们的历史功绩,陷入虚无主义的泥潭。”改革开放前毛泽东同志领导的探索之所以会出现失误,除了主观因素,还有复杂的历史和时代原因。
仅举以上两例说明,在一系列重大问题上,正因为习近平同志和中央领导集体运用了历史眼光,所以能做到客观公正,深邃严谨,避免了偏颇。
习近平同志的历史眼光还表现在对祖国历史文化的理解尊重和深刻领悟上,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增强民族自信,也引导世界人士正确认识中国。例如,2014年4月1日,他在比利时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中指出:“2000多年前,中国就出现了诸子百家的盛况,老子、孔子、墨子等思想家上究天文,下穷地理,广泛探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真谛,提出了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他们提出的很多理念,如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者爱人、与人为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自强不息等,至今仍然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中国人看待世界、看待社会、看待人生,有自己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国人独特而悠久的精神世界,让中国人具有很强的民族自信心,也培育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主政一年多来的许多分析论断,除了具有历史眼光以外,还充分体现了辩证思维、哲学智慧。下面略举几例,一滴水中见太阳。
关于道路。习近平同志指出:道路决定成败。我们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关于德才。习近平同志指出:“‘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有才无德会败坏党和人民事业,但有德无才也同样会贻误党和人民事业。我们常讲要亮剑,这不仅需要有亮剑的勇气,更需要亮剑的本事和克敌制胜的能力。”所以需要以德为先,德才兼备,缺一不可。
关于改革。习近平同志指出:“要加强对改革的宏观思考和设计”,把握改革规律,处理好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胆子要大与步子要稳、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形势需要与群众愿望、必要性与可行性等关系,“统筹兼顾,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努力把蓝图变成方案、把方案变成现实。”既登高望远,又脚踏实地;蹄急步稳,善做善成。“有的时候要抓大放小、以大兼小,有的时候又要以小带大、小中见大,形象地说,就是要十个指头弹钢琴。”
关于重典反腐。习近平同志指出:“坚决查办案件,不是要和什么人过不去,而是要严肃法纪。如果是你先同党和人民过不去、同党纪国法过不去,而我们不讲原则让你过去了,党和人民、党纪国法是不会答应的。””在消极腐败现象面前当好人,在党和人民面前就当不成好人。”因为腐败问题对我们党的伤害最大,严惩腐败分子是党心民心所向。先在短期内严惩一批腐败分子,一旦反腐机制健全了,腐败现象就会减少,受处分者也就随之下降。处分人不是目的,反腐倡廉才是目的。
关于干部的“不自在”。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不舒服一点、不自在一点,老百姓的舒适度就好一点、满意度就高一点,对我们的感觉就好一点”;“政府过紧日子,群众才能过好日子。”治国先治吏,官清民自安。祛除“四风”之害,也是对干部的解脱和保护。现实生活中“那张巨大的人情关系网,既有形又无形,把很多干部都网在里面。”还不清的人情债,摆不平的关系圈,瞻前顾后,东奔西走,违心迎合,“一些干部因此误入歧途,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当权力被关进制度的笼子,一切在阳光下运行,清白为人,干净做事,有所作为,就会赢得威信和拥护,实现人生的价值与愿景。当社会风气变好了,集中精力把建设搞好了,走共同富裕的路,大家的日子就会越过越好。
关于向群众学习。习近平同志说:“人民群众中有的是能者和智者,要虚心向他们求教问策,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执政本领的增强、领导艺术的提高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的实践沃土之中,不断从人民群众中吸收营养和力量。”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们党的工作宗旨和路线,也是我们党的智慧之母、力量之源。我们务必坚持群众路线。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