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整风运动在党的建设历程中的历史价值(2)

延安整风运动在党的建设历程中的历史价值(2)

摘要:1942年4月3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发出关于讨论毛泽东整顿三风报告的决定,成为延安整风运动开始的标志。从源头上看,这场运动实际上是1938年底党内学习运动的延伸。该年10月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发出“来一个全党的学习竞赛”号召,推动学习运动的掀起。

延安整风运动的深刻性并不仅仅在于全党范围的广泛性,更在于党的建设思想方法的科学性。整风运动贯穿的一个核心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是在遵义会议解决军事路线上的是非问题之后,进一步解决思想路线是非问题的体现。与到达延安之前的情况相比,20世纪30年代末的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知识丰富得多,对国情的了解也深刻得多,但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却还存在着一些认知障碍,不解决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问题,就将阻碍党的建设健康发展。

延安整风运动中,学风、党风、文风的建设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而反对主观主义排在首位,毛泽东在“整顿党的作风”报告中说这是“第一个重要的问题”。学风问题之所以这样重要,毛泽东说得很清楚:学风和文风也都是党风,但“学风问题是领导机关、全体干部、全体党员的思想方法问题,是我们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问题”,这就点出了学风建设的本质。在延安整风运动期间,毛泽东最重视并讲得最多的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他指出:马克思主义“是领导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走向胜利的科学”,联系实际的理论才是科学的理论,“能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教员,才算好教员”。毛泽东强调:“主观主义是一种不正派的学风,它是反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它是和共产党不能并存的”,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态度是“在各方面作出合乎中国需要的理论性创造,才叫做理论和实际相联系”。由此确立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统一的观点,是延安整风运动显著的成效。这个收获的重大意义可以从以下两个“相统一”的成果来看。

第一,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认识上毛泽东个人意识与全党意识相统一。毛泽东在革命实践中逐渐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意识。1930年他发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初步显露思想萌芽。在经历和总结“左”倾教条主义指导革命实践遭遇失败的经验教训之后,1938年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必须具体化的观点。1939年10月,毛泽东为延安出版的《共产党人》杂志写发刊词,“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理解”,对党创建以来的历史进程、党的建设基本问题以及经验进行阐述和总结。1941年5月,毛泽东在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年,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日益结合的二十年”。然而,延安整风运动开展之前的情况表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全党认识上还远没有确立。这一状况经过延安整风运动得到改变。1942年任弼时在笔记中谈自己参加整风运动体会时说:“过去的二十一年,虽然是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日益互相结合的过程,但是真正自觉地认识普遍真理与革命实践要密切结合的重要性,还是最近几年才开始。”当时任弼时已是有近20年党龄的老党员,又是党的高级领导干部,他的认识很能说明问题。

第二,实现了毛泽东全党领袖地位与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相统一。中共党史著作一般都以遵义会议作为毛泽东全党领导地位确立的标志,符合历史事实,但事情又远不是这样简单。首先,领导地位和领袖地位不完全一样,历史资料显示,用“领袖”一词来称呼毛泽东是到1940年以后才出现在延安的报刊杂志上。该年5月3日,王明在延安“泽东青年干部学校”作了《学习毛泽东》的讲演,其中说到毛泽东是“公认的领袖”,但在前面加了“在党的工作中”的限制词。1941年4月,《解放》周刊的一篇署名文章中指出:“说到创造性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问题上的发展,最主要最典型的代表,应指出的是我们党的领袖毛泽东同志”。1942年7月1日,朱德在《解放日报》上撰写的纪念文章中说:“我们党已经有了自己的最英明的领袖毛泽东”。1943年11月,邓小平在北方局党校整风动员会上的讲话指出:“现在我们有了这样好的党中央,有了这样英明领袖毛泽东同志,这对于我们党是太重要了”。在此基础上,1945年党的七大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责任编辑:周艳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