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50年代初中期的文字改革,基本上是按照中共中央和毛泽东提出的上述目标和方针来规划并推进的。自1952年2月,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首先进行汉字简化的研究和方案制订工作,同时着手开展了拼音化的准备工作,即推广普通话和制订《汉语拼音方案》。这三项工作先后取得成果:1956年1月28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23次会议通过《关于公布〈汉字简化方案〉的决议》;1956年2月6日,国务院向全国发出《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1958年2月11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批准公布《汉语拼音方案》。
值得注意的是,毛泽东对文字改革拼音化方向的认识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文字改革进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调整。1957年整风运动期间,有些知识分子对汉字拼音化问题发表了反对意见。如有人指出:“我对文字改革的理由不了解,因此我不能盲目地同意文字改革。文字改革的文献虽然很多,可是从这些文献中就找不出足以合人信服的汉字必须拼音化的理由。”《文字改革问题座谈会记录》,《拼音》1957年第7期。还有人指出:世界各国文字有两种体系,一种是东亚的中国形意文字体系,另一种是西欧的罗马拼音(拉丁字母)文字体系。“二者互有短长,无所谓轩轾优劣,更无庸是彼而非此”;“今之主张废除汉字,以拼音文字来代替的,主观上是为扫除文盲,普及文化;而客观上,则是自己毁灭祖国历史与文化,消灭民族意识,正是殖民主义者对被征服的国家所走的道路,至堪令人痛心的!”王重言:《对于废除汉字改用拼音文字的商榷》,《文字改革》1957年10月号。这些意见引起了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重视。
为了消除人们的疑虑,毛泽东对文字改革的任务作了明确界定,指出文字改革的主要任务就是“简化汉字,推广普通话,制定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1958年1月10日,周恩来在全国政协举行的报告会上作了《当前文字改革的任务》的报告,对毛泽东提出的文字改革三大任务进行了深入阐述。据胡乔木说明,这三项任务“是经毛主席提出,周总理在政协扩大会上宣布的”。参见《胡乔木谈语言文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76页。报告明确说明了汉语拼音方案的用处,“是用来为汉字注音和推广普通话的,它并不是用来代替汉字的拼音文字”。而关于汉字的前途,报告指出:它是不是千秋万岁永远不变呢?还是要变呢?它是向着汉字自己的形体变化呢?还是被拼音文字代替呢?它是为拉丁字母式的拼音文字所代替,还是为另一种形式的拼音文字所代替呢,这个问题我们现在还不忙作出结论。但是文字总是要变化的。至于用什么方案,现在不忙把它肯定。关于汉字的前途问题,大家有不同的意见,可以争鸣,但这不属于当前文字改革任务的范围。参见《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1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第22—37页。这就把文字改革的任务划分为“当前”与“将来”两个阶段,以搁置争议的态度尽量做到求同存异。至此,简化汉字、推广普通话、制定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就构成中国文字改革的内涵,奠定了新中国文字改革的框架,此后30多年的文字改革工作都是从这三方面展开的。
(二)对文字改革方案的制订予以悉心指导
20世纪50年代初中期,新中国各项建设处于起步阶段,毛泽东政务繁忙,因此对文字改革的考虑相对要少一些,没有形成系统的思想体系。但是语言文字问题是一个影响到整个民族文化的重大问题,又是一个牵涉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复杂问题,因此毛泽东对文字改革十分重视,对文字改革具体方案的拟定给予了悉心指导。
(1)从群众利益出发,提出简化汉字的原则和方法
50年代初中期,正是毛泽东对改造旧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的探索时期。这种探索,在文字改革领域得到鲜明的体现。毛泽东曾指出“我们的文化是人民的文化”《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12页。,这是毛泽东观察和解决文化问题的一个基本观点,因为在他看来,“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857页。。而关于简化汉字的考虑就是毛泽东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目的和方向的探索之一。
在中国历史上,汉字一直有简体、繁体之分。简体字被称为俗体字,主要在人民群众中流传;繁体字作为正统文字即正体字来传承。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简体字在根据地受到人民群众的极大欢迎,解放区的油印书报刊物采用和创造了许多简化字。这些简化字随着人民群众革命运动的深入发展流行到全国各地,被称为“解放字”。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作主,但是80%的人不识字的现实,限制了人民民主权利的运用。正是为了使文盲半文盲迅速地掌握使用文字,1950年6月,毛泽东提出了文字改革首先进行汉字简化的建议。1950年7月,毛泽东又向教育部提出“对常用字、简体字和一般文字改革问题多加研究”的要求。按照这一要求,教育部于1950年10月编成第一批简体字表初稿,共计550个字。1952年初,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成立后,接手了教育部所进行的文字改革研究工作。在这550个简体字基础上,继续把民间一直在使用且范围比较广泛的简体字搜集起来加以整理,到 1952年底制订出包括700个简体字的《常用字简化表草案》第一稿,送毛泽东审阅。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