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努力实现少数民族文化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

吉林:努力实现少数民族文化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

摘要:多民族是我国的一大特色,也是我国发展的一大有利因素。我国各民族在分布上的交错杂居、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

多民族是我国的一大特色,也是我国发展的一大有利因素。我国各民族在分布上的交错杂居、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各民族共同开发了祖国的锦绣河山、广袤疆域,共同创造了悠久的中国历史、灿烂的中华文化。国庆65周年前夕,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指出,处理好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是关系祖国统一和边疆巩固的大事,是关系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大事,是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大事。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做好民族团结工作,一是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风俗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人们往往将由自然条件的不同而造成的行为规范差异,称之为“风”;而将由社会文化的差异所造成的行为规则之不同,称之为“俗”。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代表这个民族的历史与文化。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就是尊重少数民族的历史,继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以满族为例,吉林省是满族文化资源丰富大省,长白山为满族文化神山圣岳。当东北的华夏、东胡、秽貊等三大族系还仅仅停留于考古假说中,满族先世肃慎族系已鲜活地走进典籍,由长白山走近尧舜禹,走进夏商周。成书于战国的《山海经·大荒北经》记载:“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不咸,有肃慎氏之国。”《竹书纪年》记载:“肃慎者,虞夏以来东北大国也,一名息慎,帝舜有虞氏”,“二十五年,息慎氏朝,贡弓矢”,到了周代,肃慎屡献“楛矢石砮”;长白山圆池即天女浴躬池的传说,让长白山神秘、神奇、神圣,原始、元气、原生;长白山为“东方万物之所始,山岳钟灵之所宅”。长白山藏天然之秘,孕万古之灵,山色纯白,终年积雪,远而望之若珠宫玉阙,近而视之,如瑶林琪树;满族说部《红罗女》流传千载,是渤海文化遗存,傅英仁传讲本中称长白山“坐落在渤海国中部,她是一座圣山。在太白顶上,有一位出世真人,是满族崇拜的祖先神——白山圣母”。满族人自古狩猎、采药、捕渔、采珍珠都依附于长白山,满族人民信仰的萨满文化,不仅将长白山视为世界众神的栖居之所,同时也是本民族祖先的发祥地,以及死后灵魂的归宿地等,沉淀在每一个人心中,是货真价实的民族精神源头。满族民居通常把供奉祖先的神板设在自家室内的西墙上,室以西炕为尊位,只许年长辈高的老人就坐,其目的就是让神板上的祖先神位与长辈时刻面向东方的长白山,时刻瞻仰民族圣地的光辉。“天造皇清,发祥大东。山曰长白,江曰混同。”清乾隆四句诗,准确地描绘了满族与长白山松花江魂之所依,情之所钟的关系。天窟地根长白山,满族文化神山圣岳。因此才有金女真和东北柳条边里、大御路上,清康乾东巡吉林“祀典如五岳”,对长白山的隆重祭典。

二是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增强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把优势资源开发好、利用好,推动产业结构上水平,加快发展服务业,逐步把旅游业做成民族地区的支柱产业。仍以满族为例,1644年,清顺治刚刚在北京继位,他和他的继承者即在山海关外的辽吉大地创造了一个奇迹。用绿色的柳条,编织了一个天底下最大的“人”字,这个最大的人字,一只脚踏在山海关外绥中鸣水堂,一条立于丹东东港市茫茫大海中的窟窿山,而它的身驱则绵延2580里,头在吉林东北方的舒兰市法特哈边门。就是这个被称为东北绿色长城的大写人字,对东北大地实行了长达二百多年的封禁,其对生态文化的影响直达柳条边内外,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在平定了海西女真四部,建州女真五部之后,让这块战争焦土弱化政治,发展经济,休养生息,堪称眼光独道,高屋建瓴,不失为韬光养晦之举。200余年的柳条边,尽管后期已经是“高可逾越低可通”,“其设还与不设同”,但它收获了意想不到的经济之果。新边老边环护的长白山、东边道及盛京、吉林诸围场的生态得到了大面积的保护。清廷设立的四个贡品基地之一,三品大员主宰的乌拉街打牲衙署234年,直至乌苏里江、库页岛的贡山贡江贡河,所纳人参、貂皮、鹿茸角(一说乌拉草)及珍珠、木耳、松子、榆黄蘑、鲟鳇鱼等800余种贡品,均得益于柳条边里的庇护。正是因为柳条边的封禁,攒下了老底,才抗得住这近一个世纪几近野蛮的使用。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应重视利用独特地理风貌和风物特产,规划建设一批具有民族风情的特色村镇。把生态保护放在重要位置,培养与开发长白山满族风物特产。

三是活化物化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再以满族文化为例。满族独具地域特色的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满族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宗教仪礼、游艺等民俗文化和千余个满语地名及数千源于满语、满俗东北方言,根深蒂固地影响着东北地域。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尊重少数民族的历史与继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才能实现少数民族文化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为此,建议加大长白山包括乌拉、辉发、叶赫、塔虎城、宝马城等古城名胜旅游及生态文化保护;建立满族学校、艺术馆、博物馆、图书馆;做好双语教学,抢救满语与满族文化。立国之道,如果不重视历史,则国家无根本,如果不注重传统文化则国家无灵魂。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把各族人民智慧和力量最大限度凝聚起来,同心同德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作者系中国满学会副会长、吉林省民俗学会理事长)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