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文化企业如何实现战略布局(3)

国有文化企业如何实现战略布局(3)

——《国有文化企业发展报告(2014)》述评

3.要深度融合加速科技创新转型 

中国出版集团的“易阅通”平台,项目总投资6670万元,其中,国资预算资金支持2625万元,自筹资金4045万元。这个全球数字资源聚合与服务工程,聚合了大量的国内外数字资源,已与上海图书馆等100多家国内图书馆等机构用户开始交易,并借助与国际渠道商的合作,打通了销往海外4万多家图书馆和几百万个人用户的营销渠道,打通了中国数字出版国际传播的高速路。

3

资料来源:美国罗兰贝格公司《全球文化产业五十大企业研究》制图:李慧

像中国出版集团一样,还有53家中央文化企业的全流程数字化转型升级项目得到了支持。2013年,财政部联合中宣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起实施了“中央文化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项目”,安排预算资金1.68亿元,支持这些中央文化企业搭上数字化“快车”。

科技创新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不断丰富文化发展的内涵、加快文化演进的步伐、延伸文化传播的领域。互联网等高新技术与文化融合衍生的新兴文化业态,代表了文化产业发展的方向,推动着文化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然而,国有文化企业较为缺少“互联网基因”,应对网络化和数字化浪潮反应较慢。

值得注意的是,国外知名文化企业已有50%以上的业务集中在新兴文化产业和文化传播渠道上,投入了大量的科研资源,成立研发部门,改变原有传统文化产业运行模式、传输方式和渠道,产生了基于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为主要特点的双向互动的文化产品市场和发展平台,占领新技术的“制高点”,进一步增强自己的市场竞争力。

国有文化企业脱胎于传统事业单位,在文化科技创新日新月异的背景下面临着迫切的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任务。依托原有资源、品牌优势及时转型,依托先进技术驱动升级,是应对全球文化产业变局、提升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白皮书”指出,要把文化体制改革和科技体制改革结合起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文化技术创新体系,推出一批有较强支撑力的文化科技攻关成果。要强化互联网思维,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深度融合,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建成几家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形成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