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党的群众观点看党的四大的历史贡献及当代昭示(2)

从党的群众观点看党的四大的历史贡献及当代昭示(2)

不断开创践行党的群众观点的新境界

斗转星移,党的四大召开迄今已90周年,它所揭示的党要植根于人民群众的伟大思想是永恒的。我们要继承党的四大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在新时期坚持和发展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坚持发挥我们党“密切联系群众”的最大政治优势,防止出现“最大劣势”。习近平同志指出:“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面对“四大危险”,只有继续发挥我们党“密切联系群众”的最大政治优势,才能经受考验、化解危险。首先,要变一般号召为价值引领,做到内化于心。研究解决在党长期执政的条件下如何坚持党的宗旨、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一重大问题,加强理想信念教育,铸魂立根,努力使党的群众观念在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干部中生根。克服讲起来重要、实际工作中次要的“两张皮”现象,使群众路线真正落在实处。其次,要变科层运行为上下互动,做到外化于行。进一步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联系服务群众和基层群众自治,实现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主动转型和提升,使群众能直接参与最广泛、最直接、最经常的民主实践活动。再次,要变“软规矩”为硬约束,做到固化于制。深刻把握服务群众的内涵,创新发挥党员主体作用的渠道、形式和方法,推动基层党组织功能转型;积极构建党组织和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及时回应群众诉求。

坚持不断寻找联系服务群众中的“最大公约数”,防止出现“最小公约数”。一要广覆盖。通过“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枢纽型组织”等创新经验,对网格内社会治理进行全覆盖、全方位、全过程的动态服务、动态调整,在力所能及的范围解决民生问题,处理好平均数与大多数的关系。二要明职责。厘清政府的权力责任清单和权力审批清单,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尤其要从权力公开、财政透明这些根子问题上深耕细作。三要方法新。通过创新体制机制、借助新媒体,梳理和汇总问题,在改进服务方法和提高服务水平上下功夫。注重学习运用新媒体密切党群关系,着力提升党员干部掌握社情民意的能力、教育疏导群众的能力和运用舆论引导群众的能力。

坚持解决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问题,防止出现“半截子路”。一要上下衔接、左右贯通。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有群众反映服务群众过程中存在“半截子工程”“肠梗阻”现象。为此,要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把党的政策与基层措施对准、把顶层设计与群众需求对齐,把精准服务贯彻到工作全过程,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执政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实践之中。近年来,虹口区探索召集退休法官、退休干部、劳动模范加入到旧区改造人民调解队伍中来,以人民调解为基础推动第三方参与服务旧区改造,为百姓顺利签约打下坚实基础。二要持之以恒、一抓到底。“最后一公里”问题是服务群众过程中的“短板”,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是群众的期盼。这就要求我们采取贴近群众需求的方法,简化办事程序、提供便捷服务。比如,2011年10月以来,虹口区通过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形式,引导“新家园”事务所参与本区近百个小区业主委员会的组建或换届,帮助其中43个小区顺利走完流程,相关投诉为零,得到群众广泛赞誉。

(作者为中共上海市虹口区委书记)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