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最讲艺品与人品的统一。柳公权论书法说,“心正则笔正”;郭若虚论画说,“人品既已高矣,气韵不得不高”。但凡修行艺术之人,都少不了修心。那些真正喜欢艺术的官员,更当以“可作楷模”的标准要求自己,从心正开始,将爱好保持在私人领域,还艺术、专业一份清净,也还自己的人品、政德一份纯粹。
北京:当官就别去专业领域出洋相(2)
- 习言道丨听习近平讲文明交流互鉴2025-07-15
- 习近平与外国友人的故事丨做中阿友谊的使者2025-06-09
- 数智赋能,助推中国文化出海2025-05-28
- 当“非遗”遇上“中轴”2025-05-15
- 中国文化中的平淡之美2025-04-07
- 人工智能与文艺创新深度融合 谱写“技”“艺”共生新篇章2025-03-20
- 法兰西园林中的中国景观2025-03-10
- 中国软实力跃居世界第二,意味着什么?2025-02-27
- 时代精神的流转与中国形象的变迁2025-01-22
- 中国社会科学网:【理响中国 | 社科青年开讲啦之汉字风华】先导片2024-11-19
责任编辑:佘小莉校对:总编室
精选专题
精选文章
- “活”化保护让传统村落留根存魂
- 循迹“西藏之行”滋养雪域高原“民族之花”
- 以调研强“四力” 持续推进作风建设
- 小屏幕打开大市场,农村电商激活乡土中国
- 2025中国农民丰收节村歌大赛:庆农业丰收、享美好生活
- 科技进步驱动中国农机出海浪潮
- 加强科普能力建设夯实创新发展素质基础
- 拓展和提振服务消费 为经济增长注入更强动能
- 沈阳: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看文化主体性的确立与升华
-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
精选视频
【学习思想】4年降32% 感知美丽中国的“绿色密码”
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为全球秩序变革提供新范式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出生态优先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全面发展的现代化理念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破解发展不平衡的中国方案
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超大规模发展的人类壮举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