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全面融入、主动对接“一带一路”战略

河南:全面融入、主动对接“一带一路”战略

摘要:在此背景下,对于地处内陆、对外开放水平还比较低的我省,积极融入、主动对接“一带一路”战略,应看作是我省实现对外开放突破和升级的一次重大战略机遇。

省委九届八次全会通过的《河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战略纲要》(以下简称《战略纲要》)全文中“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的表述共有12处,分别出现在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和战略举措三部分,说明全面融入、主动对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已成为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战略构架的一条主线和核心支撑。如何准确认识我省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中所处的历史方位,把握大势,顺势而为?记者为此采访了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苗长虹教授。

1 我省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中的核心目标定位

记者:《战略纲要》在“战略目标”一节提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基本建成国际航空物流中心和全球智能终端生产基地,成为“一带一路”互联互通的重要枢纽和内陆地区融入“一带一路”战略的核心支点。这其中蕴含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苗长虹:我省地处丝绸之路陆桥通道的战略腹地位置,同时又是陆桥通道上内陆省份离海港最近的省份,在“一带一路”中承担着东联西进的中介枢纽功能,但这种功能的定位高度却依赖于自身的经济条件和战略导向。《战略纲要》提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基本建成国际航空物流中心和全球智能终端生产基地,成为“一带一路”互联互通的重要枢纽和内陆地区融入“一带一路”战略的核心支点,既明确了我省未来发展的

核心重大战略目标,同时也明确了我省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核心战略定位。

这一核心战略目标和定位以国家对中原经济区和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功能定位为基础和依据,进一步突出和明确了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航空经济的两大战略支柱:国际航空物流和智能终端生产,并将其功能定位的高度从内陆地区、“一带一路”、全球这三个相互关联又层层递进的“尺度”进行了界定。其中,内陆地区融入“一带一路”战略的核心支点,乃是内陆地区对外开放重要门户这一定位的具体和深化,体现的是开放的高度;“一带一路”互联互通的重要枢纽,则是全国重要的国际航空物流中心这一定位向“一带一路”的拓展和升华,体现的是在“一带一路”互联互通所构成的网络空间中节点枢纽的高度;全球智能终端生产基地,是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特色定位,也是最高等级的专业化分工生产定位,它体现的既是国际航空物流中心建设的核心产业支撑力量,同时也体现的是郑州参与全球化生产分工的核心角色。

自2010年富士康入驻航空港区以来,以苹果手机为代表的智能终端生产与国际航空物流相互促进、协同发展,使新郑机场的货邮吞吐量迅猛增长,在全国20个大型枢纽机场的排位跨越式提升。2014年,新郑机场全年完成货邮吞吐量37.04万吨,同比增长44.86%;旅客吞吐量1580.54万人次,同比增长20.29%,客、货运量增速在全国20个大型机场中排名均为第一,位次则分别从第12位和18位上升为第8位和第17位。其中,国际地区货邮吞吐量达到20.61万吨,同比增长82.78%;国际地区旅客吞吐量达到90.1万人次,同比增长44.45%,呈现出高速度、国际化、全货机承运、进出港平衡的良性发展态势。2014年,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进出口总值2417.5亿元,占全省进出口的60.5%,对我省外贸增长的贡献率达64.3%。

可以说,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这一国家战略的获批和规划实施,国际航空物流中心和全球智能终端生产基地功能的共生互强,为我省自信地将航空港区定位成为“一带一路”互联互通的重要枢纽和内陆地区融入“一带一路”战略的核心支点提供了可靠的战略指引、政策保障和动力支撑,构成了我省在“一带一路”战略中主动作为、有所作为、敢于作为的实践基础和科学依据。

责任编辑:佘小莉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