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秋,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期间,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这一倡议在2014年5月召开的上海亚信峰会上,得到亚洲多国领导人的支持。2014年冬,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强调和部署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国倡议的“一带一路”战略,可推动沿途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南南合作,并与第二世界的发达国家互联互通,通过发展更为紧密的经贸关系,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形成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反制美国因霸权急剧衰落而正在力不从心地实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为至今复苏步履艰难的世界经济注入新的动力,同时将纾解中国国内产能过剩与官方外汇资本大量购买美国国债的压力。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践行毛泽东三个世界理论的重大战略举措。
在亚信会议上,习近平主席题为“积极树立亚洲安全观 共创安全合作新局面”的主旨讲话,全面清晰地阐述了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亚洲安全观,指明了一条共建、共享、共赢的亚洲安全之路,受到外界广泛关注。会议通过的《上海宣言》是对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发扬光大。此次亚信峰会为解决亚洲安全问题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2014年7月召开的金砖国家巴西峰会发表了《福塔莱萨宣言》。其间习近平主席题为“新起点、新愿景、新动力”的重要讲话指出,金砖国家应建立起更紧密、更全面、更牢固的伙伴关系,这种伙伴关系应坚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精神,强调各国在追求本国利益的同时,应兼顾别国利益,做到惠本国、利天下,推动世界走出一条大国合作共赢、良好互动的新路。会议决定成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并建立金砖国家应急储备安排。这标志着金砖国家之间的合作达到了一个高质量的新水平,将首次筑起一道新的金融安全网,改革美元独霸天下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
在“一带一路”建设进入务实合作阶段的大背景下,2014年11月,亚太经合组织(APEC)峰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将亚信峰会的中国理念传播到太平洋沿岸。会议通过了《北京纲领》和《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亚太经合组织成立25周年声明》,提出APEC成员将本着互信、包容、合作、共赢精神,构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着力打造发展创新、增长联动、利益融合的开放型亚太经济格局;推动实现共同发展、繁荣、进步的亚太梦想。APEC成员在会上启动了亚太自贸区路线图,勾画了建设亚太互联互通网络的新蓝图,明确了支撑亚太经济发展的五大新支柱,朝着实现亚太自贸区方向迈出了具有历史性的一步。习近平主席在会议中强调,迈入新常态的中国经济将为促进亚太地区经济共同发展提供新的机遇和动力。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