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牵动新时期中国外交大战略(2)

“一带一路”牵动新时期中国外交大战略(2)

APEC峰会刚刚圆满落幕,习近平主席接着出席了G20峰会,访问澳大利亚、新西兰、斐济,并同太平洋建交岛国领导人会晤,开启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南太之行。习近平主席在G20峰会上强调,要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的拉动效应,中国支持二十国集团成立全球基础设施中心、世界银行成立全球基础设施基金。中国将通过建设“一带一路”、开设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启动丝路基金等途径,为此作出贡献。他再次倡导的加强互联互通,以促进各国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的历史新时期中国外交理念,得到与会领导人积极响应和赞赏,并充分反映在G20峰会联合公报中。会议宣布中国主办2016年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表明世界对中国的信心和信任。在习近平主席访问期间,中国同澳、新两国共签署了涉及政治、经济、投资等领域的50多项合作协议。在斐济,习近平主席同8个太平洋建交岛国领导人举行集体会晤,宣布支持岛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揽子计划,以利于岛国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岛国领导人表示,希望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积极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建设。习近平主席在出访期间多次发表重要演讲,围绕中国如何发展、发展起来将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等国际上关心的重大问题,阐述“中国梦”,描绘“亚太梦”。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国虽然是个大块头,但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坚持共同发展理念,坚持亚太合作发展。中国真诚地愿意同地区国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谐亚太、繁荣亚太。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4年12月访问泰国会见中外记者时指出,中国正在由一个主要生产消费品的世界工厂,转而成为一个向世界提供先进装备的大基地、容纳世界优质产品的大市场。李克强总理2014年五次出访,已经带回了至少近1400亿美元的经贸合同订单,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能源、基建、金融和民生领域,尤其是在高速铁路方面,为“一带一路”建设、化解国内富余产能、构筑中国经济新常态保驾护航,生生不已。

正如王毅外长日前总结的:“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习近平主席提出中国必须有自己特色的大国外交,使对外工作具备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外交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正在揭开新的历史篇章。”

(作者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