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顶中介”:简政放权的“绊脚石”当拿掉(4)

“红顶中介”:简政放权的“绊脚石”当拿掉(4)

许正中认为,消除“红顶中介”现象,首要任务是将所有协会、中介机构与主管部门脱钩。“协会、中介的性质应是行业自律组织,它的受益人应该是会员,而不是过去所在的部门或者部委。此外,所有退休的干部,不允许在任何协会担任职务,以斩断灰色的利益输送过程。”

唐杰认为,治理“红顶中介”问题,首先,要继续以建设法治型政府为导向,进一步放权、限权、分权,逐渐形成相应的制度体系,真正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对目前需要前置审批的行业进行梳理和分类,除涉及国家安全等问题的一些行业以外,原则上应取消企业登记的前置审批,不仅要深化目前的‘先证后照’向‘先照后证’改革,还应该取消一部分行业的市场准入审批。”其次,要以建设服务型政府为导向,“建立以机会公平、权利公平为核心价值的企业服务保障体系。”再次,在降低中介行业企业准入门槛的同时,要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加强监管,例如运用大数据的思维和信息技术手段,进一步完善问题发现机制。“最后还要综合运用奖励、税费减免、购买服务等,引导中介机构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唐杰说。

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强调,要严防以“红顶中介”替代行政收费的现象。实施普遍性降费,关键要让政策落实到位,让千千万万的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真正得到实惠。

“是否还有‘红顶中介’存在,是检验各级政府管理部门有没有‘真放权’的标尺。老百姓都在看着,不能含糊。”许正中说。

“红顶中介”可以休矣

公务员禁在中介兼职,是关心群众利益、惠及民生的又一举措。政府部门、公务员、机关工作人员与所有中介机构脱钩,与行政审批相关的中介服务将更加规范,灰色利益链条将被利剑斩断。

公务员禁在中介兼职,彰显出党和政府打造合格公务员队伍的良苦用心。此举既有利于公务员聚焦主业、重塑现象,又有利于整个队伍廉洁之风的形成。这其实也是对所有公务员的正告:在其位当谋其政,任其职应尽其责,“戴市场的帽子、拿政府的鞭子、收企业的票子”的做法再也行不通了。

在行政部门和中介机构“官商勾搭”之下,“雁过拔毛”、利益输送几乎成了常态。一套班子、两块牌子,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戴着“红帽子”的“官中介”有之,强制“经营”、搭车收费、从中分“一杯羹”,行政职能成为有偿服务者有之;利用手中的公有资源、把“为民”的宗旨扔在一边,以“中介”之名谋取私人利益者,亦有之。

公务员在中介兼职,是简政放权的“绊脚石”。这一歪风,让政府的公信力、执行力和权威性遭到践踏,伤了党和政府形象,冷了群众的心肠。无论从“起点”、“过程”,还是“机会”来看,公务员在中介兼职都毫无公平可言。在“你方唱罢我登台”的背后,不外乎是一个“利”字在作祟。

“红顶中介”可以休矣!严防以“红顶中介”替代行政收费的现象,把党政机关、公务员和机关工作人员作为重点限制的对象,目的是避免公务人员化公权为私利,防止因权力寻租而滋生腐败,并非是不允许中介机构的存在。这一系列措施的实施,将进一步规范中介服务,普通群众也将从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任职于党政机关、跻身于公务员队伍,理当克尽其“勤”、“廉”、“实”的本分,学习前人“身无半文,心忧天下”,怎么能忍心向群众的“口袋”下手呢?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