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为“白衣天使”的安全保驾护航?
病人走进医院的时候提心吊胆,医生看病的时候如履薄冰,这不是健康的医疗环境。一起起的暴力冲突,医生无力承受,患者也不应承受。医患关系的交恶,多是出自患者对医生诊治过程或治疗结果的不满,信息的不对称又让他们在知情权方面处于弱势,若是再没有合理的诉求渠道,就很可能让事情走向极端。对医生、对医院、对医患纠纷处理制度的不信任,累加起来,造成了很多患者难以排解的焦虑。当这种焦虑累积到一定程度,就很可能冲破道德和法律的约束,转化为赤裸裸的暴力。只不过,这样的发泄,不仅于事无补,还会雪上加霜。
信任之墙轰然倒塌,难以重筑。因为医疗环境不会一下子改变。每个患者都希望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可医疗资源相对于庞大的就医人口而言,却是那么的稀缺。据测算,一个好医生,一天会接诊七八十名患者,他们花在每位患者身上的时间,大约只有五六分钟。你还指望这个医生对这七八十人都面带微笑?医生也是人,也会不耐烦。某些时候,医生都没力气笑了,或者没精力详细解释了,可病人会觉得医生冷漠,觉得医生不负责任,医患矛盾就此滋生。在一些大医院,门诊窗口总是排着长长的队伍,有多长的队伍,就有多大的抱怨。在焦灼的等待中,患者或多或少的带了点情绪,一有机会就会爆发。
医生身伤,无力再救治患者;医生心伤,则整个行业都受到重创。试想,如果医生纷纷离职,你还能找谁看病;如果医生不得不选择开更多检查,甚至都选择保守治疗,以规避自己可能承担的风险,最终遭罪的不还是患者?当然,医患之间信任的建立非一朝一夕之事,医生需要自律,患者也需要体谅,更重要的是,如何保证患者和医生双方的基本权益?谁又来为“白衣天使”的安全保驾护航?这才是核心问题。
打医行为就应该严惩不贷
醉酒男子进医院看病,因为女护士一句“医生正在忙”便大大出手将怀孕两个多月的女医生打到在地,至该护士流产。这确实是人神共愤的事件,可耻至极。更让人难以泄愤的是,动手打人的一名男子还声称“我有钱,你医就是”,难道有钱就该“任性”,就可以打人,就可以把人打到流产吗?
当前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大小疾病入院治疗的现象增多,由于国内医疗资源的分配不均和医疗力量不能满足群众需求的矛盾日益凸显。“医闹”事件呈高发、频发态势。但是不管怎样,医生的天职就是治病救人,在所有病人权利平等的基础上,医生眼里也有轻重缓急之分。所有的就医者都认为自己是最严重的病人,一到医院就希望马上得到治疗,甚至与医生发生争执,严重者出手伤人、聚集医院闹事。这类“就医者欺压救人者”的情况实不该出现。
前不久报道一名副局长送的母亲到医院治疗,因为医院需要协调医疗器材,该名副局长便出手扇了女医生耳光,那是“有权就是任性”。如今该名打人的男子是“有钱就是任性”。不管是有权还是有钱,中国公民人人平等,应该要学会彼此尊重、相互谅解。在依法治国的主旋律下,没有任何人因为有钱就能凌驾于法律之上。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