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待频出的“打医”事件应零容忍(3)

对待频出的“打医”事件应零容忍(3)

对待频频出现的“打医”事件,相关主管部门更应该引起高度重视。针对本次案件,公安机关已介入调查,相信能够严惩打人者,还受害医生一个公道。但同时医院也应该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今后再发生类似事件。一方面,医院应该多教育和引导义务人员提高服务意识,倡导“微笑服务”,拉近医生和患者之间的距离,营造和谐的氛围;另一方面,医院也应该增加安保力量,加大对医院所有区域特别是门诊和护士台的巡查力度,为医务工作者提供一个安全、稳定的工作环境。

医生是救死扶伤的天使,应该受人尊敬。“打医”行为就应该严惩不贷、以儆效尤。

【启示与思考】

众所周知,医务工作者以救死扶伤为己任,有的医生为了救治病人连续奋战在手术台上,最后积劳成疾,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有的医生视病人为自己的亲人,全心全意为病人着想,再苦再累也无怨无悔。这些白衣天使是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守护神,理应赢得全社会的关心和认可。

现如今,在部分地区,医患关系的确有些微妙,医患冲突在全社会也时有发生。不可否认,部分黑心的医生唯利是图,忘记了治病救人的职责,满脑子的金钱和功利,但这并不能成为患者随意殴打医务工作者的借口。试想,假如所有医务工作者的人身安全都得不到保障,那么,谁又能来保证病人的生命健康呢。

互相尊重、平等相待是医患沟通的基础,而理解和倾听是缩短距离感、建立医患间有效沟通的有效方式。在医患沟通中,医者既要学会做患者的“朋友”,又要做患者的“健康顾问”。要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帮患者之所需”,融洽医患关系,达到有效沟通。

言及于此,笔者疾呼:有关部门要完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将医疗工作者的人身安全纳入体制改革之中,对于那些无故使用暴力手段威胁医务工作人员安全的行为要严加惩处,使其付出惨痛的代价。唯有此,才能确保医疗工作者的人身安全,才能让医务人员安心工作,才能保障患者的医疗救治,从而真正改善医患关系,构建和谐社会!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艾磊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