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思想理论领域的九大热点问题(2)

2014年思想理论领域的九大热点问题(2)

热点二:关于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

2014年8月22日是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纪念日。思想理论界围绕邓小平同志的历史地位和卓越贡献、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及其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邓小平改革开放思想与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关系等问题展开研讨。学者们高度肯定邓小平同志的历史功绩和邓小平理论的开创性意义,大家普遍认为,邓小平同志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都作出了重大贡献,不愧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学者们反映,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的讨论中,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错误观点或不良倾向。一是完全否定邓小平和邓小平时代。突出表现是在评价改革开放时,只看到发生于改革开放进程之中的负面问题,而不讲成绩。二是割裂毛泽东和邓小平的关系,制造“毛、邓对立”。突出表现就是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割裂、对立起来。主要有两种倾向:一种是以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质疑中国现在搞的究竟还是不是社会主义,并借此反对改革开放的路线方针政策。另一种则以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把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妖魔化,把我们党在这一时期出现的挫折与失误无限放大,对这一时期取得的历史性成就视而不见。三是误读和曲解邓小平理论及其一些重要论断。这些片面、错误理解主要集中在“不争论”、“不改革死路一条”、“姓‘社’姓‘资’”、“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共同富裕”等重要论断上。

学者们指出,针对上述不良倾向,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关于改革开放前后两个30年关系的重要论述,完整准确地理解邓小平理论,融会贯通地把握其精神实质。

热点三:关于经济领域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

2014年,围绕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学者们就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全面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等问题,继续展开深入研究。

在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上,学者们认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要发挥市场作用,也要发挥政府作用。既要用市场调节去抑制“政府过度干预”,又要用政府调节来纠正“市场机制失灵”,努力形成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有机统一、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格局,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学者们强调,要深刻认识新自由主义的“市场决定作用论”与我们党提出的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的本质差别,警惕对市场与政府关系进行的各种新自由主义解读。

在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问题上,学者们认为,坚持完善基本经济制度,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坚持完善基本经济制度首先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学者们强调,要高度警惕各种否定公有制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的错误观点,比如,有人用市场经济否定包括国有经济在内的公有制经济,主张全盘私有化。有人把国有经济说成是“官僚垄断资本”,将国有企业与私有企业正常的市场竞争说成是“与民争利”。有人认为,国有企业只能存在于非竞争领域,不能参与市场竞争和追求更多利润。还有人认为,国有企业只能提供公共物品,从事私有企业不愿意经营的业务,发挥拾遗补缺的作用,等等。

在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问题上,学者们强调,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是实现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有效制度载体。发展混合所有制的前提是确保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目的是实现“两个毫不动摇”,促进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学者们反映,发展混合所有制作为一项重大的改革措施,目前受到了各方面的普遍关注,成为不少地方启动新一轮国企改革的重要抓手。不过,在这一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盲目性、片面性苗头,需要引起重视。比如,有的地方不分行业属性、企业层级、业务特点,一哄而上,全面开花,搞混合所有制运动;有的地方把发展混合所有制理解为“国退民进”,提出混合所有制企业中国有资本比重降得越低越好;还有人提出,中国的所有制结构应当以混合所有制为主体而不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等等。学者们认为,这些认识和做法不符合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不利于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需要纠正。

在全面坚持“两个毫不动摇”问题上,学者们认为,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对于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学者们反映,在坚持“两个毫不动摇”问题上,还存在一些错误认识。比如,有的人只强调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而不注重强调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有的人则只强调发展公有制经济,不注重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有的人把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对立起来,认为公有制经济发展了就会阻碍和削弱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了就会阻碍和削弱公有制经济,等等。学者们指出,全面坚持“两个毫不动摇”,需要辩证地看,既要看比例,更要看总量和控制力。忽视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就会落入私有化的陷阱;忽视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就会导致经济体制僵化,经济活力不足。只有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才能确保改革的正确方向。

责任编辑:佘小莉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