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自由”(2)

如何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自由”(2)

二是在价值导向上,西方主流自由理论是典型的个人主义自由。其所阐述的自由是一种完全从个人自由出发并以个人自由为根本归宿的自由,是一种伸张个人自由权利的自由,完全排斥集体自由。个人是自由的目的,不是手段,个人具有最高价值。自由是个人的价值和尊严。值得注意的是,从大多数人的理论主张看,这种个人主义自由并不等同于极端自私自利的自由,它强调个人在实现自己的自由时,不是“狼吃羊”的自由,至少不矛盾于其他人的自由,有时甚至促进其他人的自由。这一点,亚当·斯密等人关于自由市场经济的观点最为典型。

三是在经济政治制度主张上,西方主流自由思想都维护和保障私有财产。认为私有财产是自由的基础,没有财产自由就没有个人自由。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与此相联系,在政治上,西方主流自由理论强调限制政治权力在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对政府在社会中的作用保持一种消极态度,主张宪政民主、三权分立、自由选举。

四是道德多元主义。由于认为个人自由是最大价值,在伦理道德上,西方主流自由理论强调没有一个客观的、绝对的善的标准和基础。强调道德的中立性,主张以中立的方式确立一套公认的共同生活规则。

五是维护消极自由,反对积极自由。从法国著名思想家贡斯当把自由分为古代人的自由和现代人的自由以来,西方对他们所主张的自由的性质和方式进行了大量探讨。以赛亚·伯林在这一基础上,进一步把自由区分为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把人免于外在强制的自由说成是消极自由,把人主动想做什么的自由说成是积极自由。他们主张或维护传统意义上个人自由的基本权利以及相应的制度安排不受侵犯,反对任何组织或政府以自由的名义损害这种自由。

西方主流自由理论虽然影响巨大,但从其实践看,这种自由理论需要具体分析。一方面,在17、18世纪,这种自由理论适应当时封建主义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的需要,对于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主义、战胜封建主义发挥了巨大作用。但随着资产阶级的胜利,在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其内在矛盾不断强化,这种自由理论也越来越显现出历史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主要表现为,虽然很多西方思想家都主张每个人的自由是平等的自由,每个人的自由之间不能相互妨碍。但实际上,由于经济上的私有制和自由市场经济对政府干预的过度排斥,导致个人自由之间内在冲突,结果形成私有资本对个人自由的决定性影响,导致少数资产阶级自由的过度膨胀,人民大众的自由被压抑甚至消解。也就是说,这种自由理论是少数人的自由而不是全体人民的自由。关于私有制经济对自由形成的这种影响,著名思想家罗尔斯也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难题。这就使这种自由理论在实践中具有明显的阶级性和虚伪性。

责任编辑:佘小莉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