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严格“规矩”“规范”,拧紧制度刚性约束。有规矩才能成方圆,严规范才会守法度。盐城严格落实“两个责任”,准确把握党员干部队伍苗头倾向和作风状况,努力摸清基层群众思想情绪和社会舆情,聚焦“红线”和“一线”抓制度、立规矩、促规范,推动党员干部自觉践行“三严三实”,着力营造遵纪守法、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一头抓好“红线”纪律制度规定。坚持严管干部、严明纪律、严抓节点、严防懈怠,常委会成员带头“约法三章”,重申“十个一律”,明确“八个严禁”,出台落实从严治党要求各项规定和党员干部行为规范,制定解决乡镇干部“走读”问题的规定,扎紧扎密制度笼子。强化制度执行,对不正之风坚决查处,对腐败行为坚决惩治,共查处违反作风建设规定问题395件、问责处理462人,立案查处各类违纪违法案件1134件,向全社会释放了违纪必究、执纪必严的强烈信号。
一头抓好“一线”基层工作制度。建立市委书记干部接待日和信访接待日制度,面对面接待基层干部和来访群众,常态化深入基层开展随机调研,认真阅处每封人民来信,直接处理信访积案。规范基层信访工作机制,积极开展下访“金桥行动”,选派502名优秀年轻机关干部到村驻点下访。完善基层权力约束与民主管理制度,将村务公开作为撬动农村工作全局的基础制度,对所有涉及群众利益的事项,推行实质性公开,公开实质性内容,确保实质性效果。健全基层组织运转与投入保障制度,市县财政拿出近8000万元给予扶持,市财政划拨2500万元对村书记工资报酬进行专项补助。
四、着眼“健全”“健康”,打牢基础提供保障。基层组织健全、肌体健康,党的工作才能接到终端、连到末梢、落到实处。盐城坚持上抓机关作示范、下抓基层强基础,扎实推进各领域基层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一是健全基层组织体系。主动适应经济结构、党员流向、群众需求新变化,加大在产业园区、新型社区、农民专业合作社、流动人口集聚地等建立党组织的力度,将触角向新领域拓展、向新群体延伸,不断扩大有形有效覆盖,努力做到有群众的地方,就有党组织的工作,就有党组织的服务。
二是打造基层骨干队伍。扎实推进“双强”型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着力培育非公企业“五好”出资人队伍,组织基层党组织书记开展任期目标承诺,努力造就一支善谋发展、善带民富、善待百姓的带头人队伍。抓住被中组部确定为联系点契机,积极探索完善党代表任期制工作,深化党代表工作室建设,为党代表发挥作用提供有力保障。持续深化党员“评定升”工作,近年来共处置不合格党员353人,实现了晋位升级常态化、畅通出口制度化。
三是严肃基层党内生活。围绕全省探索民主生活会长效机制试点市要求,进一步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健全基层组织生活制度,重点构建民主生活会领导示范、材料把关、现场指导、整改评价“四项机制”,确保起到“红脸出汗、排毒治病、加油鼓劲”的效果,达到“团结—批评—团结”的目的,汇聚起推动盐城新一轮改革发展的强大力量。
(作者为盐城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