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努力建设“人文城市”(2)

河南:努力建设“人文城市”(2)

摘要:城市文化反映城市的精神状态,是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是城市文明程度的集中体现,决定了城市品位和城市发展潜力,城市文化是城市的生命。

把人文城市建设纳入城市总体规划

城市要满足居民居住、生活、学习、工作、休闲、娱乐的需要,这是城市最基本的功能。而居民的需要在物质层面基本满足之后,永无止境的就是对教育、文化、精神、艺术等方面的需要。因此,城市建设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核心,一定要把满足居民对精神文化艺术方面的需要作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重要内容。一座城市拥有哪些历史文脉和文化资源,怎样保护和传承这些资源,城市应当有什么特色,哪些因素决定城市的个性,一些已经没有文化品位的城区和街道怎样进行文化修复,怎样增加城市文化元素,怎样从总体上提高城市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品位,这些都应当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都应形成专门的规划和实施方案。特别是对于每一座建筑物,从规划到建成验收都要有文化艺术标准,都要与整条街道、整个城市的建筑风格相协调。多年来,我省不少城市没有制定建筑艺术标准,许多城市的规划部门连分管建筑艺术和环境艺术的科室和岗位也没有。在一些人的心目中,往往认为城市品位、城市个性、城市特色是虚幻的,只有经济项目才是实的。其实,人文城市建设是实实在在的,每一座城市的环境文化和艺术品位都是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体现出来的,是通过一座一座城市建筑物展现出来的,城市文化是经过一代又一代人在共同的文化共识下坚持不懈努力积淀下来的。在快速推动我省城市化进程的今天,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城市文化,每一座城市都应制定文化艺术总体规划,配备主要负责城市文化艺术建设的总规划师,城市规划部门都应增设环境与建筑艺术科室,大力扶持建筑艺术产业,培养建筑和环境艺术人才,财政应有专门预算,注重引入市场机制,保证城市文化艺术建设得到长久实施。

要形成崇尚人文精神的共同价值观

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一个城市的人文水平,从根本上取决于市民素质。而市民素质的提高是持久的教育、熏陶和养成过程。城市要有高质量的文化科研艺术单位,经常开展面向公众的文化、科普、艺术、学术活动。城市要推崇有文化的人,要敬畏历史上有文化的人,要尊敬当代有文化的人。城市要不断有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剧作家、音乐家、教育家产生出来。城市要推崇和表彰各行各业的杰出人士,让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让好教师、好医生、好护士、好公务员、好警察、好厨师、好售货员、好司机、好工商户、好企业家等等都成为全社会敬重的对象,用鲜活的、动人的、平凡而又可亲的模范人物形象,支撑城市文明形象,彰显城市价值导向,用一个个鲜活可敬的人物形象,持续不断在全社会增强昂扬向上的正能量。城市一定要有繁荣的经济、坚实的产业和丰富的就业岗位,但又不能让商业广告过度炒作,“抬头见广告,出门闻喧嚣”,不是人文城市的表现。城市一定要有秩序,城市一定要宁静下来。城市要形成崇尚人文精神的共同价值观,引导一代又一代市民喜欢读书,喜欢诗赋,喜欢科学、历史、文学和艺术,让城区随处可见安静的阅读,用无功利的文化打造诗意的城市。

把城市建筑物打造成有生命力的艺术品

城市是几十万、几百万人口集中居住的地方,城市是由建筑物集聚而形成的。每一座建筑物,对居住使用的所有者来说主要是享用其实用功能,而对于整个城市广大居民和外来游客来说它主要是作为一个观赏物而存在的,也就是说,城市建筑物对全社会而言首先是供人看的。因此,绝大多数城市建筑物都应当按照有艺术观赏价值的标准来打造,城市建筑物都必须好看,必须耐久,尤其是一些重要的公共性建筑物,如市政府、车站、学校、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馆、艺术馆、音乐厅、体育馆、社区活动中心以及沿街道摆布的建筑物等必须按照建筑艺术品的标准来设计和建设。欧洲国家的城市建筑是花岗岩的历史,他们要求城市都应当成为开放式建筑艺术品博览园。这就要求我们用“千年意识”来看待城市建筑物,赋予每一座城市建筑物永久性文化艺术生命。城市的建筑物都应当讲究优美的造型、漂亮的外观、柔和的色调,整个城市的每一条街道都要对建筑物的风格、造型、色调、高度等因素有明确的要求,城市建筑物要拒绝平庸,拒绝没有品位的火柴盒子,反对出现建筑物造型的克隆,反对建筑设计中简单的崇洋媚外,鼓励设计师和建筑商勇于创新,努力建造中西合璧、和而不同、富于民族特色和地域文化个性的城市建筑群。要引导人们改变城市建设的算账观念,没有文化艺术品位的建筑物很容易破旧贬值甚至需要很快拆掉,而有文化艺术品位的建筑物不仅为提升城市品位做出了贡献,而且遵循艺术品价值规律有可能不断升值而具有永久生命力。建筑物没文化就越来越贬值,有文化就越来越升值,这就是文化艺术的力量。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