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努力建设“人文城市”(3)

河南:努力建设“人文城市”(3)

摘要:城市文化反映城市的精神状态,是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是城市文明程度的集中体现,决定了城市品位和城市发展潜力,城市文化是城市的生命。

不断增加城市环境文化的艺术内涵

城市环境的文化艺术品位提高,对于丰富市民文化生活,陶冶市民情操,提高城市生活质量,增强城市的美誉度、舒适度和吸引力十分重要。在加快城市化进程中,必须按照现代城市科学和环境艺术的要求,切实优化人文环境。要搞好城市雕塑体系建设,把雕塑视作城市的眼睛,视作城市精神的物质载体。作为人文城市的重要体现,应把杰出历史人物和当代各行各业优秀人物雕塑作为城市雕塑的主要内容,用杰出人物雕塑传承历史文脉,张扬人文精神,教育熏陶激励市民和下一代。政府应当对本城市的城市特色、城市个性、城市精神进行科学概括和定位,在此基础上形成城市雕塑体系建设指导性意见,用城市精神丰富雕塑的文化内涵,用雕塑体系张扬城市精神,承载城市价值观。要把社区作为人文城市建设的落脚点,努力建设学习型社区、阅读型社区,社区要有供市民读书看报和交流的场所。要规划建设遍布全市社区的图书室、阅览室、美术馆、艺术馆、博物馆、文化活动中心、街道书院等,公共文化设施应当高密度、小型化、社区化、亲民化,让居民能够方便享用。要把人文城市建设与绿城、水城、智慧之城建设结合起来,搞好城市水系和街区绿化美化体系建设。城市有水则灵,街美则名,凡是有条件的城市都要尽最大可能扩大城市市内水面,努力营造鲜活的城市水系,优化城市生态,建设田园城市。要把街道绿化、美化、人文化、信息化作为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一切按照美学标准要求,搞好树木花草品种选择,搞好花木造型修剪,增加树木花草色彩品种,切实增强城市的绿化艺术品质。要下力气开展街道整治和街区文化修复,打造历史名街、特色小街,规划建设特色商业街、步行街等,为市民创造购物、休闲和富有文化气息的慢生活环境。

努力保护城市建筑和历史文化遗存

在近些年城市规模扩大的过程中,许多地方都出现了大拆大建现象,“拆”字成为许多城市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字。尽管把影响发展和没有品位的低劣建筑物拆掉是必须的,但长期走不出大规模拆旧建新的循环也带来了很大负作用。既造成了社会财富的巨大浪费,又使城市失去了历史感。对这种大拆大建应有理性认识,该拆的一定要坚决拆掉,不该拆的一定要加强保护和限制不能随意拆。我国许多城市历史久远,千百年留下来的老建筑和土城墙、砖城墙、环城水系等十分珍贵,但是由于我们前些年缺乏古代城市规划保护意识,不经意间就把这些文化遗存拆掉了,长此以往,将会使我们的下一代对祖国优秀的建筑文化遗产茫然无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城镇化会议上指出,城市建设要让市民看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城市发展要留住我们民族文化的根。这对我们人文城市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要在全社会树立“护旧建新”意识,城市应当有《限拆法》,就像“建新”需要规划审批把关一样,对“拆旧”也应建立一种评议把关限制机制,对拟拆除建筑物要进行综合评议,只要不是危房,只要不是已明显影响城市发展的,原则上不允许拆除。要处理好新区建设和老区保护的关系,努力创造一种城市建设利益机制,引导城市主要在新区发展,把有增长潜力的单位疏散到新区实现扩张,保护好老城区的历史文脉,让每一片建成区都能宁静、悠然、安怡下来。

(作者系省社科院副院长、研究员)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