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提高对市场规律的认识和驾驭能力(2)

不断提高对市场规律的认识和驾驭能力(2)

——系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十八大前后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论述

要树立“市场为主导”的战略思想。

在宁德,习近平同志提出,经济建设就是最大的政治,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是闽东脱贫致富的根本出路。1989年他在论畲族经济的发展时强调:要树立商品经济观念,这是开放的前提条件。畲族经济的发展,既需要外力的帮助和推动,更需要内在活力的启动。要启动内在活力就要把原始的、自然经济的封闭保守的观念,改变为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新思想、新观念。

习近平同志指出,今后闽东的发展,不但需要艰苦奋斗的精神,更需要寻找适合闽东经济的道路,其指导思想归结为“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注重效益”。遵循这个指导思想,闽东的经济发展要处理好六个关系,包括:长期目标和近期规划的关系、经济发展速度与经济效益的关系、资源开发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生产力区域布局中的山区与沿海的关系、改革开放与扶贫的关系、科技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他强调:开发和扶贫对闽东来说,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所以都应统一于商品经济规律的运动之中。针对资源开发问题,他强调:资源开发有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市场需要,从立足于本地资源这个角度看,我们很有必要树立“市场为主导”的战略思想,并由此确立一条“市场—技术—资源”的发展战略。自然资源不等于经济资源,自然优势也不等于经济优势。自然资源只有同市场结合,才是经济资源。利用和开发资源必须着眼于社会需要,商品必须是市场需要的商品。

深化市场取向的改革,关键是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在浙江,习近平同志从浙江改革开放的实践出发,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市场和政府的关系等问题做出过很多重要阐述。

他深刻指出,市场经济必然是法治经济,强调市场经济的高效率就在于价值规律、竞争规律、供求规律的作用,但发挥市场经济固有规律的作用和维护公平竞争、等价交换、诚实守信的市场经济基本法则,需要法治上的保障。如果不从法律上确认经济实体的法人资格,企业就不能成为真正的市场竞争主体。如果缺乏维护市场秩序的法治保障,市场行为就会失当,市场信息就会失真,公平竞争就会失序。如果缺乏对不正当市场行为进行惩防的法治体系,守信者利益得不到保护,违法行为得不到惩治,市场经济就不能建立起来。从这个意义上说,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

他多次提到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指出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前提,是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重要条件,是经济和金融正常运行的根基。诚实守信,从古至今都是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在现代市场经济制度中显得更为重要。诚实守信的基本表现是言必信,行必果,体现在市场经济和企业发展中就是要更加注意信用和品牌。信用是市场经济的通行证,也是企业发展的基础,良好的信用可以带来融资的便利、社会的认可和企业价值的提升。人无信不立,商以诚待人,业靠诚信创。他倡导在全社会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让守信者得实惠,失信者砸饭碗。进一步完善企业和个人征信体系,加快信用制度建设。要充分发挥政府在信用建设中的表率作用,树立诚信的形象,建设“信用政府”。

他深入探讨政府与市场“两只手”的关系,指出深化市场取向的改革,关键是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即“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这“两只手”之间的关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起作用的只有政府这一只手,所以在改革初期重点是突出市场这只手,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要切实转换政府这只手的职能,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法治政府,发挥好、规范好、协调好这“两只手”的关系。改革逐步推进到一定的时候,“两只手”应该是这样的关系:在经济社会协调上,市场这只手更多地调节经济,政府这只手则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在经济运行上,市场这只手调节微观领域的经济活动,政府这只手用来制定游戏规则、进行宏观调控;在公平与效率上,市场这只手激活效率,政府这只手则更多地关注公平;在城乡发展上,城市的发展更多地依靠市场这只手的作用,农村的发展则由政府这只手承担更多的职能。当然,这是需要一个过程的,但必须沿着这个方向,不断深化改革。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