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新常态与创新驱动主引擎

经济发展新常态与创新驱动主引擎

——“创新圆桌会议”2014年第四次会议发言摘要

编者按 中国经济步入以中高速增长为标志的新常态,这不仅意味着经济增速的放缓,更意味着经济增长动力的转换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在新常态下,我们该如何应对由此带来的一系列重大而深刻的变化。日前,科技部办公厅调研室和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共同举办“创新圆桌会议”2014年第四次会议,邀请业界专家围绕经济发展新常态与创新驱动主引擎进行了深入研讨。本报刊发与会代表的发言摘要,以飨读者。

发挥好政府和市场在创新中的作用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技术经济研究部 吕 薇

我国经济已进入中高速增长阶段,必须把注意力放在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上,放在产业竞争力的提高和价值链的提升上。在这个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创新应该怎样适应新的形势,为不断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率提供支撑?我认为,应当把握好以下几点。

第一,要提高投入产出效率。目前,我国研发经费支出总量居世界第二,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已达到2%。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提高研发经费的使用效率,让这些投入充分发挥作用。日前,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方案》明确了改革的实施进度:到2017年,全面完成改革,按照优化整合后的五类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运行,并建成公开统一的国家科技管理平台。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我们很好地总结以前的经验和教训,制定详细的实施细则。比如,政府不管理具体项目而由第三方管理,那么就需要培养出一批像自然科学基金会一样的第三方管理机构。这些管理机构要有长期稳定的队伍,要有专业人员,还要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而且不同性质的资金用途,有不同的管理模式。落实中央财政科技计划管理改革重在先行试点,及时总结经验,逐步推广和深化。

在不同的技术发展阶段,政府的作用是不一样的。在跟踪模仿阶段,市场和技术都比较成熟,是可预见的,政府可以通过计划、规划去引导科研经费的投入方向,引进技术消化吸收。目前,我国从跟踪模仿逐步成为并行者,部分领域进入世界技术前沿,此时,技术路线和市场的不确定性增强,政府不宜通过计划、规划确定未来的发展方向,而应重点对前期的研发进行支持,并做好后续的示范和推广。

第二,要增强社会的创新动力。企业创新以市场为导向,利益驱动,政府如何利用市场机制去促进创新。从国际经验看,一些市场经济国家政府通过科学、合理的政策作用于市场机制,引导社会资源向创新集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例如,美国定向放松价格管制和减免税,推进了页岩气勘探开发技术发展。德国实施强制购电和递减的固定电价政策,鼓励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和促进光伏技术进步。欧盟定期调整排放标准,推动汽车节能减排技术进步。美国通过制定标准和技术升级时间表,促进数字电视技术推广和产业发展。

这些案例对我们的启示是,发挥市场机制配置创新资源的作用,政府不是不能作为,政府可以通过规制和政策调整利益机制,引导创新资源的配置。如,实施定向的普惠性政策,形成公平竞争的激励机制;增强政策稳定性和透明度,形成可预期的投资回报机制;通过定期调整标准,促进产业技术进步;安全、环境、质量和网络接入等各类标准是推动技术进步的重要措施;重视培育市场,促进新技术推广应用。

第三,要营造市场环境,促进要素流动。上世纪80年代,深圳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激发了市场活力,吸引了大批的人才和资本向深圳聚集,并由此逐渐形成了一整套的管理体制和鼓励创新创业、宽容失败的文化氛围。由此可见,制度环境对创新非常重要。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能吸引全球的创新要素向地区集中,也往往成为一些创新型企业选择落脚地的决定性因素。

责任编辑:艾磊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