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关论述最突出的感受是:彰自觉、立目标、扎根基、强动力、优布局、严治党。
彰自觉:继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写下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长期实践取得的根本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新时期开创的,也是建立在我们党长期奋斗基础上的,是由我们党的几代中央领导集体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接力探索取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使我们国家快速发展起来,使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起来,使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潮流、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党和国家的长期实践充分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的旗帜、奋进的旗帜、胜利的旗帜。
自三十多年前邓小平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个命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贯穿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主线。只需看一下历届党的代表大会报告题目:十三大是“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十四大是“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十五大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十六大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十七大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十八大是“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承前启后,对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责无旁贷的政治责任。
习近平总书记一再表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走下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要干下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要写下去。这三个“下去”正是共产党人应有的政治自觉。在理论方面,习近平表示,马克思主义必定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不可能一成不变,社会主义从来都是在开拓中前进的。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现在,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的任务,就是继续把这篇大文章写下去。
立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从成立那天起,就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就是要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国家强盛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按照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部署,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我们党和国家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我们党的庄严使命、改革开放的根本目的、我们国家的奋斗目标,都聚焦于这个总任务、归结于这个总任务。我们要紧紧扭住这个总任务,一代一代锲而不舍干下去。
我们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总是根据人民意愿和事业发展需要,提出富有感召力的奋斗目标,团结带领人民为之奋斗。新阶段新领导新气象,习近平担任总书记后立即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习近平指出,中华民族的昨天,可以说是“雄关漫道真如铁”;中华民族的今天,正可谓“人间正道是沧桑”;中华民族的明天,可以说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经过鸦片战争以来170多年的持续奋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的前景。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具有标志性、统领性的重大战略思想。习近平围绕什么是中国梦、怎样实现中国梦,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见的新思想新观点。诸如,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中国梦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实现中国梦,必须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与各国人民美好梦想是相通的,等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成为中国走向未来的鲜明指引,成为激励中华儿女团结奋进、开辟未来的一面精神旗帜。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