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责任扛在肩上 把工作落到实处

把责任扛在肩上 把工作落到实处

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对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作出了新的全面部署,是指导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抓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基本遵循。高校党委必须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校宣传思想和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坚决把责任扛在肩上,坚决澄清思想上的模糊认识,努力把工作落到实处,切实将《意见》精神贯穿在办学治校的实践中,渗透于学校管理的全过程,落脚到学生的健康成长上。

一是树立牢固的责任意识。意识形态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高校是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做好意识形态和宣传思想工作,事关党对高校的领导,事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因此高校党委要把抓好意识形态和宣传思想工作作为第一责任,树立牢固的责任意识。要坚定地站在意识形态的第一线,管好导向,管好阵地,管好队伍,勇于负责,大胆亮剑,敢抓敢管。要牢固树立抓意识形态是本职,不抓是失职,抓不好是不称职的观念,把意识形态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要建立并落实宣传思想工作责任制、问责制、督导制,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校院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对不称职的干部要坚决作出调整。

二是形成系统的工作格局。在社会思想日益多元化和传播方式深刻变革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内涵已大大延展,其工作范畴已渗透到学校管理的各个方面,成为点多线长面广的一项系统工程,单靠宣传思想工作部门已无法胜任。为此,必须树立大宣传理念,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党委宣传部门牵头协调、部门院系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统筹校内校外、网上网下、课内课外各种资源,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构建学校、社会、家庭联动,教学、科研、管理、服务联动育人的宣传工作大格局。在构建宣传工作大格局中要着力建强主力军,统筹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党团干部、心理咨询教师、网络舆情评论员等宣传思想骨干队伍建设,尤其是要高标准选配宣传思想工作部门干部。同时,要注重发挥广大教师的育人主体作用,严把教师考核聘用政治关,在源头上和过程中加强管理,坚持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教学有纪律,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可靠、立场坚定、思想过硬的教师队伍。

三是突出鲜明的价值导向。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是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抓好青年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为此,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必须把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首要任务,努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办学和立德树人全过程,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育人之本、兴学之基、强校之魂。学校应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等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优势,着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理论研究和理论宣传之中;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充分挖掘哲学社会科学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着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堂教学之中;充分发挥党团组织和学生工作的主阵地作用,着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充分发挥社会实践基地和校园文化建设的环境育人作用,着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实践养成之中。

四是建设丰富的校园文化。大学是优秀文化传承的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基地,文化传承创新是高等学校的重要职能。校园文化是学校长期形成并为全体师生所认同的校园精神,具有不可替代的育人功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推动大学文化建设,以高品位的校园文化熏陶和感染青年学生。学校应大力弘扬大学精神,充分挖掘校训内涵,让校训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载体,以校训为核心构建大学精神家园;大力加强富于历史文化特色的校园环境、人文景观、教育设施、校史馆和博物馆等大学文化载体建设,让大学校园成为青年学生健全人格、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圣地;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开办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的论坛讲座,推进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通过各种活动把核心价值观嵌入到学生心灵,内化为思想观念,外化为自觉行动。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