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强姐”跪着打工却站出人生豪气
从小就命运多舛,6个月就失去双腿,不仅缺衣少药,连学也没捞着上;长大嫁了个老公,却在女儿仅4个月大时离家出走,至今未归。胡凤莲的人生仿佛处处都充满悲情。
然而正是在这种境遇下,胡凤莲没有埋怨,没有叫苦,却用乐观的心态,用残缺的躯体撑起了这个家。在家里,胡凤莲跪着爬着去种菜养猪、挖山开荒、纺布刺绣,以微薄之力养育女儿;在工厂,她跪着磨玉石,搬木材,学着绣十字乡,挣着为数不多的薪水。
应该说,胡凤莲的人生是不幸的,但她却以乐观和为人赢得了周围人的尊重。胡凤莲说,不靠天不靠地,要靠自己挣生活。话虽普通,却饱含了一名残疾人自立自强的宝贵品格。
从胡凤莲身上,笔者看到了做人的骨气。她说,她从来没想过去乞讨。因为她深信,自己没有脚,但有手,有手就有力气,就能养活自己。见她举步维艰,有关部门曾帮她装假肢,但却不合适。她宁愿跪着去打工,也不麻烦政府和其它人。
从胡凤莲身上,笔者看到了人生的乐观。面对悲惨的命运,胡凤莲从来没觉得老天不公平,只觉得亏欠了自己的孩子;面对残疾的身体,她丝毫没有自卑,因为她觉得她和正常人没有什么区别;面对贫苦的生活,胡凤莲总是乐观去面对,不论走到哪里,她都笑哈哈的。有东西,她和人分享;做事情,认真仔细;对待人,真诚友善。
胡凤莲用坚强照出了个别人的渺小。君不见,有多少肢体健全的成年人藏起胳膊、藏起腿装残疾人去大街上乞讨。又有多少正常人大学毕业了仍在家里当“啃老族”,对比一个没有腿的人,他们应该感到耻辱。
胡凤莲用乐观映衬出个别人的悲观。君不见,有多少人有手有脚,肢体健全,却因为一时的境遇不佳,成天怨天尤人、悲观厌世,对比一个生活在如此困境中的残疾人,他们应该感到脸红。
从胡凤莲身上,我们还看出公众对待残疾人态度的偏颇。当前,社会上面对残疾人更多的是同情,更多的会选择伸手相助,但也许我们错了。从胡凤莲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关爱残疾人,要义在于平等。只有社会上把残疾人当正常人对待,站在残疾人的角度去给予关爱,才能正确地激发他们的自身潜能。
“坚强姐”给人的不止感动
一次不幸遭遇失去了双脚,从而影响到了胡凤莲的一生。双脚被严重烧伤后,胡凤莲只好跪着爬着,而这一“跪”就是近50年。
可贵的是,面对自己的不幸遭遇,她没有怨天尤人,始终以一种乐观的心态对待人生,与命运抗争。她深信:自己没有脚,但有手,有手就有力气,就能养活自己。
更可贵的是,面对自己的不幸遭遇,不论“跪”到哪里,她都会笑哈哈—有东西,她和别人分享;做事情,认真仔细;对待他人,真诚友善。
面对工友们竖起的大拇指,胡凤莲很淡然地说:“没什么,跟正常人走路差不多。”事实上,只要用膝盖走个500米,膝盖就会痛,而且很痛,有时甚至发炎。胡凤莲每“跪”走一步,都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付出常人几倍甚至几十倍的代价。
因此,当我们工作或事业不顺,心灰意冷失去方向和斗志的时候,我们有没有想过,世上还有许多更不幸的人,还有许多像胡凤莲这样坚强的人。
我们在为“坚强姐”跪着的人生感动或点赞的同时,更要学习胡凤莲面对不幸、笑对人生和自强不息的态度,更应向胡凤莲那样,即使“跪”着走路,人生同样精彩。
身残志坚的故事总是令人感动。感动之余,不禁想到社会上有不少四肢健全的正常人,特别是一些青少年,他们一旦遇到学习和生活上的不顺或者挫折,不是坦然面对、积极解决,而是一蹶不振,自暴自弃,甚至采取离家出走、跳楼自杀等极端手段,不仅于事无补,还给自己的亲人和朋友带来无尽的困扰和伤害。
从这个意义上说,“坚强姐”面对生活的苦难,乐观向上,毫不退缩,这种不屈不挠的坚强意志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立足本职岗位,搞好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就是对“坚强姐”最好的学习。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