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国家打击“伊斯兰国”能有多大作为

摘要:约旦自去年9月参加打击行动以来,前期一直保持低调,原因之一是国内民众反对参与打击行动,“伊斯兰国”也有意利用飞行员事件,迫使约旦退出美国主导的联盟。但飞行员遇害后,约旦国内反“伊斯兰国”情绪空前高涨,加大了打击力度。

约旦飞行员卡萨斯贝遭极端组织“伊斯兰国”杀害后,约旦军方2月5日对“伊斯兰国”目标实施了空袭。此前,约旦国王阿卜杜拉二世于4日在国家安全会议上表示,将在“伊斯兰国”所控制的区域对其实施无情打击,以“保护我们的信仰、价值观和人类原则”。

分析人士指出,约旦飞行员遇害在中东引起公愤,一些国家打击“伊斯兰国”的行动将继续,但由于各国间存在看法上的不同,打击力度可能不一。

11

(图片说明:2月3日,在约旦卡拉克,人们站在约旦飞行员卡萨斯贝的照片旁。当日,约旦军方宣布,被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劫为人质的卡萨斯贝已遭杀害。)

讨伐声众

约旦飞行员遇害使中东民众对“伊斯兰国”满腔怒火,讨伐声众。

在埃及,被视为反对派的穆斯林兄弟会和埃及当局破天荒地在这一事件上表态一致,称“伊斯兰国”杀害约旦飞行员的方式极为残暴。

在叙利亚,总统阿萨德的支持者和反对者均谴责“伊斯兰国”残暴杀害约旦飞行员的行为。叙利亚重要盟友、与约旦交恶的伊朗方面表示,杀害约旦飞行员的行为“惨无人道,不符合伊斯兰教教义”。

黎巴嫩什叶派组织真主党旗下的灯塔电视台称,这是“伊斯兰国”犯下的诸多暴行中“最令人毛骨悚然的一次”。卡塔尔政府同样痛斥这次杀戮行为,称它有悖于伊斯兰教教义。

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表示,这是一种“野蛮”行径,并谴责这一暴行。

责任编辑:佘小莉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