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春节考察”映射执政理念(2)

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春节考察”映射执政理念(2)

中国已基本解决了过去“吃不饱”的问题,但日益暴露出来的食品安全问题却成为执政者面临的新考验。

2014年春节前夕,在位于内蒙古的乳制品企业伊利集团,习近平强调,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企业要生产出高质量的放心食品,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就在彼时1个月前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能不能在食品安全上给老百姓一个满意的交代,是对我们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今年1月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则审议了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

习近平曾指出,要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特别是要下大气力解决好人民不满意的问题,多做雪中送炭的事情。

与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对接最多的或许就是社区。习近平总书记连续三年的春节前夕考察,均深入社区街道,详细了解管理和服务问题。

在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西湖街道,习近平强调,要坚持把社区管理和服务群众结合起来。

在内蒙古锡林浩特市楚古兰街道爱民社区,习近平指出,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全力为群众排忧解难。

在陕西西安雁塔区二〇五所社区,习近平表示,社区工作是一门学问,要积极探索创新,通过多种形式延伸管理链条,提高服务水平。

许耀桐说,社区是反映基层民生的晴雨表,习近平总书记关注社区工作,表明其准确找到基层工作关键点,也说明其切切实实是要为老百姓谋幸福。

无论是养老扶幼、住房保障、食品安全,还是基层社区管理,都是攸关中国民生的典型方面,在中国东中西部都有不同程度和形式的问题与改善。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说,习近平总书记对这些问题的关注显现了其执政理念中的“俯首为民”特征,以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最高标准集中体现了习近平以民为本的理念和价值导向。

习近平对民族地区发展和少数民族群众生活十分关心。他今年年初曾说,全面实现小康,一个民族都不能少。

前年春节前夕,习近平在甘肃强调,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特别是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

而去年春节前夕,他在内蒙古又一次强调,各族干部群众要牢固树立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思想,各族人民拧成一股绳,共同守卫祖国边疆,共同创造美好生活。

增进人民福祉必须依靠发展,然而,中国各地资源禀赋不同、区位优势不同、发展程度不同也是客观的事实。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发展和改革研究院院长邹东涛表示,地方按照中央所定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不仅利于调整经济结构和为全面深化改革腾挪空间,也利于经济发展转向质量和效益,实现调速不调质、量增质更优。

习近平今年和前年的春节前夕考察,在西安和兰州均提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并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要求。

习近平2014年春节前夕在内蒙古考察期间,十分关心内蒙古如何发挥自身优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他强调,要加快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步伐。

见微知著。处在又一个变革与发展关键时期的中国,如何实现华丽转身,越过“中等收入陷阱”,从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春节考察”中可窥一斑。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