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与“小”:奏响动人旋律
市民李阿姨今年选择了社区公祭的方式祭祀老伴。在社区,李阿姨将对老伴的思念写在了追思卡上后,又挂到了追思树上。“这种方式比烧纸好多了,既保护了环境,又寄托了哀思。”李阿姨说,她已经告诉儿女,今年谁也不准烧纸,践行文明祭祀。
一个“小人物”的行为,却折射出整个社会的大变化。
在各个社区,一批又一批参加社区公祭的群众,将哀思或写在追思卡,或写在网上,以低碳环保的形式追思故人,争做文明市民。
居民苏占元说:“我每年都会祭祀已故的革命烈士,现在市委、市政府倡导文明祭祀,我也将祭祀形式换了换,自己写了一首歌曲《天堂》,在社区公祭时唱给先烈听。”
“我认为文明祭祀很有意义,不仅保护了环境,节约了资源,同时,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能为下一代做的就是好好教育他们,教会他们不忘先人的同时,还要懂得爱护我们的家园。希望我可以将这种文明理念传递给他们。”退休老党员董艳宁说。
无论是街头随访,还是来自网络的调查都显示,文明祭祀活动的开展是符合群众需求,得到群众支持的一项活动。即使是今年仍选择烧纸祭祀的市民,在志愿者对其进行劝导时,也都会表现出歉意,并承诺今后不会再烧了。
倡导文明祭祀不仅仅是政府的一项决定,更是一项深入人心、深得民心的活动。
在这项活动中,越来越多的人不仅自己开展文明祭祀,还主动加入到传播者和劝导者的队伍中,开启了全社会共同关注、共同遵守、共同推进文明祭祀的新局面,奏响了全社会共建共享文明的动人旋律。
从每个人文明素质提升迈出的一小步,到全社会文明的一大步,强化殡葬用品市场管理实现了对长春城市文明程度跃升的一次检验。
“小”处入手,“大”处见效。一个让市民安心、放心、舒心的生活环境,渐呈长春。
今日长春,文明的旺盛生命力,正让一粒粒种子生根、发芽、开花。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