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与个人道德长久之计:守卫底线伦理(2)

社会与个人道德长久之计:守卫底线伦理(2)

底线伦理是使今天的社会与个人道德可长久可持续之计。一种高蹈的道德或可比较长久地应用于少数人,或表现于少数时候,但它无法既长久又普遍地应用于所有人。尤其是在现代社会,对道德主体的平等尊重可以说已经深入人心,成为现代社会的一种基本道德要求。

过去的一些伦理要求为什么会显得有些高不可攀?因为它的重心放在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上,且是想要人们成为圣贤、圣徒。也就是说,它的行为规范理论是从属于一种人格理论、人生哲学的,或者是从属于一种宗教信仰的。但现代社会的伦理则将重心放在人们的行为规范上,不管你持有怎样的信仰或对幸福有怎样的理解,都应遵守一个社会存在和发展所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至于进一步的价值追求,则应在不违反这些行为规范的平台上去追求。

实现社会长治久安需多方面努力,包括建设足够强大的国家能力、民主和法治等。但道德建设是很重要的一环,而且它为其他努力提供道德的理由甚至基础。随着底线伦理的提出,近年来有学者谈到“社会的底线”“共同的底线”等。这反映了这样一种思路:首先要考虑防止最坏,然后才是争取最好。我认为这是一种好的思路,远胜于为了想要一个最好的结果而不顾一切的思路。因为我们优先考虑预防最坏,先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再考虑各种发展的可能性,结果反而比一种高蹈的思维更能争取到真正的最好。

这只是就与目的和手段有关的思想方式而言的。最后要强调的是:道德本身就是它的目的,本身就有它的意义,本身就带来社会秩序和个人心地的安宁。一个社会不管它处在什么样的发展水平上,只要制度公正,人们就会具有基本的德性,就已经是一个不错的、可以长期相安的社会,进一步发展繁荣可以在这个基础上稳定地展开。

责任编辑:佘小莉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