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要求。这不仅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也为新形势下有效开展地方人大工作指明了方向。人大工作者只有认清新形势、适应新常态,做到七个“过得硬”,才能把握好、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作出新贡献。
提高思想力,政治上要过得硬
忠于党的领导。在思想上与党委同心,坚决维护党委的领导核心地位,始终与党委保持高度一致。在目标上与党委同向,找准自身定位,不断审视工作思路,明确工作重点,完善工作措施。在工作上与党委同步,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党委的各项决策部署,忠诚履职、依法办事、务求实效。
忠于人民利益。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做到权为民所用,把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有机统一起来,努力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树立正确的群众观,做到情为民所系,切实增强对群众的感情,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多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做到利为民所谋,自觉把维护群众利益作为第一目标,把满足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重点,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追求。
忠于法律尊严。要提高法律素养,带头学法,善于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要推动依法行政,完善决策程序,规范决策行为,保证重大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规范化。要督促司法公正,杜绝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纠和以言代法、以权压法等现象出现,充分发挥法律维护公平正义的职能作用。
提高履职力,学习上要过得硬
突出重点学。要深学党章,了解党的光辉历史和优良传统,准确把握其精髓要义,夯实政治思想理论基础。要精学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要通学相关法律法规,提高运用法律手段行权履职能力。
创新方式学。学习方式上,要灵活多样,结合学习交流、专家授课、理论测试、外出培训等多种形式,努力提升依法履职水平。学习机制上,要不断创新,以全面提高人大工作者的综合素质。
讲求实效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围绕重点工作确定议题。积极组织开展视察、检查、调研、评议、询问等活动,为全体人大工作者搭建学用结合、学以致用的平台,指导他们开展实践工作,进一步提高监督实效。
提高担当力,责任上要过得硬
要知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要充分认识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性质、地位和作用,深刻理解人大工作的内涵和外延。要正确认识人大职权,找准角色定位,明确法定职责,依法行使监督权、重大事项决定权和人事任免权,牢固树立人大权威。
要尽责。要牢记使命职责,立足本职岗位,践行工作职责,全力以赴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要围绕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重大问题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监督,使一切有利于改革发展的措施得到落实。
要负责。对党委部署的事、政府关注的事、群众期盼的事,要做到原则坚定、态度坚决、严格督办、一抓到底,以过硬的作风推进落实。对重大监督事项,既抓工作过程,更抓事后跟踪,多做“回头看”,多使“回马枪”,以高度负责的精神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提高推动力,监督上要过得硬
要会“看”。要学会用法律的眼光看问题,加强对“一府两院”的监督,促进依法行政。要学会用辩证的眼光看问题,科学把握事态发展规律,客观公正地评价工作。
要会“察”。学会用法治的思维思考问题,深入基层调研,了解人民群众赞成什么、反对什么、关心什么、需要什么,并勤于记录、思考和分析。要摸准基层实际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意见,为常委会审议工作报告和发表重大决议、决定提供可靠依据。
要会“说”。学会用发展的眼光分析问题,审议发言是常委会组成人员必须掌握的一门基本功。要言之有物,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意见和建议;要言必合法,避免发表与法律法规及国家政策相悖的言论;要言而求新,学会从情理之中、意料之外去提炼观点、阐述问题,审议发言时做到观点新颖、思维严谨、措辞准确。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