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新常态下人大工作者 要做到七个“过得硬”(2)

重庆:新常态下人大工作者 要做到七个“过得硬”(2)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要求。这不仅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也为新形势下有效开展地方人大工作指明了方向。人大工作者只有认清新形势、适应新常态,做到七个“过得硬”,才能把握好、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作出新贡献。

要会“督”。学会用法律的手段解决问题,要掌握科学的监督方法,严格按照法律程序,对紧迫问题开展重点监督。要创新监督方式,逐步完善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议案建议督办、市直管部门专项评议等监督工作。要把握监督时机,增强前瞻性和预见性,科学安排听取审议“一府两院”专项工作报告的时机。

提高约束力,纪律上要过得硬

学会慎思。要“一日三省吾身”,自觉接受组织的监督、管理和教育,按照党的组织原则和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办事,筑牢思想道德防线,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抗得住诱惑、管得住小节,使纪律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

学会明辨。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电筒多照自己,做到明察秋毫、明辨是非。要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和理想信念,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自觉清除思想和行为上的灰尘,抵制低俗、庸俗、媚俗之风,任何时候都能做“知足者”和“明白人”。

学会笃行。时时管住自己的腿、脚、手,时刻绷紧法纪这根弦,自觉给对外交往划底线,给兴趣爱好上把锁,给工作之余设道岗,常怀慎初、慎独的律己之心。始终坚持秉公用权,确保人大机关每个岗位都严谨有序、高效运转。

提高执行力,作风上要过得硬

立说立行。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激情,把所有心思凝聚到干事业上,把全部本领用在促发展上,把最大功夫用到抓落实上。始终保持敏锐的洞察力,切实做到为党委出谋划策快、抓工作落实和情况反馈快。

善做善成。从人大职能定位出发,把社会反映强烈的热难点问题纳入监督重点。妥善处理土地流转、平安建设和生态涵养发展等工作,促进各项事业稳步健康发展,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

联系联动。定期走访选民,在联系服务群众中培养与群众的感情。放下架子,跟着群众学;扑下身子,围着群众转;做出样子,带着群众干,以心换心赢得群众的信任。健全代表联系选民、视察调研、向选民述职等制度,建立代表小组活动、代表履职考勤登记等台账,并定期公布,接受选民监督,保障代表联系选民工作规范化、常态化。

提高凝聚力,团结上要过得硬

常怀宽容之心。要容人,面对工作中的分歧,有容人之短的雅量和取人之长的风度,对能力水平不同的做到强弱互助,对经历习惯不同的做到长短互帮,对性格特征不同的做到互相学习。要容事,自觉做到大气做人、坦荡做事,谦虚谨慎、尊重礼让。要容话,站在工作角度和群众立场听得进“逆耳之言”,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加以分析,从而达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目的。

常怀合作之情。要树立团队意识、合作意识、共荣意识,正确处理好领唱和伴唱、主角和配角、上级与下级的关系。该当主角时做好主角、该当配角时甘当配角,不各自为阵、争名夺利和包办代替,努力营造合作共事的团结氛围。

常怀亲和之态。对顺境虚怀若谷、对逆境豁达乐观、对干扰心无旁骛。要求同存异,发扬民主,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依法行使集体职权。要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尊重对方意见,自觉处理好与党委、“一府两院”、上下级人大和人民群众的关系,努力营造和谐、融洽、健康的人际关系。

(作者单位: 巫山县人大常委会)

责任编辑:艾磊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