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家国叙事的平衡
当下,文艺承担着重要的使命,讲好中国故事成为文艺工作的重要目标之一。春晚传递着国家主流层面的文化观、价值观,创造了一种新的文化形式,借助于电视媒介的平台,将文化的主流意识通过电视画面输送到千家万户,不仅创造了一个个收视奇迹,也是借电视的普及引导这一大众文化的兴起。春晚舞台需要讲好中国故事,需要在宏大叙事表达和家庭叙事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如何将这两个故事都讲好,讲得能够让人不仅愿意听,而且能够理解和赞同,是电视文艺工作者应当思考的命题。
春晚显然不可能仅仅是娱乐或纯粹审美意义上的文艺作品,否则它就失去了春晚最本真的意义。作为国家电视台呈现的一场国家级文化景观,作为延续了30多年文化盛宴,它必须要展现宏大叙事题材故事,但如何让家国叙事实现平衡迫在眉睫。充分叙述百姓故事,表达百姓心声,自然能春风化雨般地起到应有的艺术效果。一切文化活动首先是一个传播和沟通的问题,无效的传播不只是沟通的失败,更可能是误解和认知落差的温床。
如何化解这个难题?归根结底,响应时代价值里最核心的潮流所向,并将自身的讲述建立在文化中国最简朴的人性关怀之上,对家国叙事进行形式和逻辑的双重平衡,或许可以为春晚,乃至中国电视文艺,重新找到一条书写华人世界视觉历史的新路径。
(黄典林 作者为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助理研究员)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